日前,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王蓓麗、孫林和等人共同發表論文,旨在分析如何控製和降低不合格標本量,以確保分析前質量。研究指出檢驗科應建立控製標本不合格率的製度,並通過不斷分析及與臨床醫護人員的溝通交流,有效降低標本不合格率,確保分析前質量。該文章發表在2012 年35卷04期的《中華檢驗醫學雜誌》上。
回顧性分析2007至2010年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檢驗科收到的住院患者血液不合格標本40 035份及2010年收到的住院患者體液不合格標本,包括尿液不合格標本162份及糞便不合格標本167份。以不合格率描述不合格標本情況。采用Pearson x2檢驗比較不同種類的抗凝管發生標本凝塊的風險。
注射器-玻璃管、矽化塑料管加自配抗凝劑采集標本的不合格率遠高於真空采血係統(不合格率分別為11.58%和1.33%);2007至2010年真空采血係統采集標本的不合格率分別為13.29‰、1.49‰、0.76‰及0.52‰,呈逐年下降趨勢;不合格的3大主要原因為標本凝塊、標本量少及標本類型錯誤,其中標本凝塊又以檸檬酸鈉抗凝管最常見(x2=202.3,P=0.000);體液不合格標本以糞便標本無標本為主,通過改用透明容器後不合格率由原先的2.0‰以上下降至1.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