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S2020】更小的創傷:創新推動微創外科發展

作者:醫學論壇網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20-05-20

        “達到病人付出盡量小的代價而達到同樣良好的效果,這是醫學史上永恒的主題”。早在公元前4世紀,古希臘醫學家Hippocrates告戒醫生“不要做得過多”,其中就已經蘊涵了“盡可能小的創傷”的觀念。

        第十三屆中國醫師協會外科醫師分會(CCS2020)微創外科分會於5月16、17日在線上舉辦,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的蔡秀軍教授,對微創外科進行了詳細闡述,他演講的題目是《創新推動微創外科發展》。

        微創外科(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MIS)是外科學的發展趨勢:

        · 古代外科學,外科醫師就像理發師,外科學處於愚昧停滯,其發展的主要障礙是疼痛、出血、感染;

        · 近代外科學,完善了人體解剖學,麻醉學的創立減輕了手術的疼痛,無菌術和抗生素的發現減少了圍手術期的感染,止血術和輸血法的應用提高了應對出血的能力;

        · 現代外科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戰,體現科學技術、美學和人文精神,新技術、新理念的開展,促進了手術微創化、機器人手術、器官移植以及加速康複外科理念的發展。

        微創外科是21世紀外科發展方向,醫學模式發展的客觀需求(生物-心理-社會模式)。

        外科手術是一把雙刃劍,在治療疾病的同時,給機體帶來了創傷(包括心理和生理的創傷)。目前從傳統手術的巨創、到微創+美容、到無創,這是患者追求的理想過程。

        創新貫穿著微創外科發展的曆史。

        微創外科這個新的名稱是由腹腔鏡外科的創建而引導出來的。雖然在1985年 Payne 等最早引入“微創手術”、“微創操作”或“微創技術”的概念,但是直到1986年德國外科醫生Muhe完成了世界上首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以及1987年法國婦產科醫師P. Mouret在成功完成世界首例電視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後,在腹腔鏡外科的基礎上,出現了“微創外科”。

        微創外科的優勢包括:減少手術創傷、加速術後康複、縮短住院時間、節約醫療資源、更加人性化。但是給外科醫生提出了挑戰:高難度手術難以開展、微創手術的學習時間較長、手術費用昂貴、需要更多適用於微創外科的器械和操作技術。這些難題阻礙了腹腔鏡技術的推廣和普及,備受外科屆關注。

        創新是應對挑戰的關鍵,發現新的手術設備和器械(如3D腹腔鏡手術係統、改良micoli手術平台)、手術技術(如腹腔鏡刮吸解剖法斷肝技術)、手術方式(完全腹腔鏡繞肝帶法二步肝切除術)。我們始終以問題為導向,鼓勵醫工信交叉融合,開展科技創新。

        目前邵逸夫醫院在外科微創技術取得的進展包括:

1、肝髒外科

         • 肝髒特點是體積大、肝實質內有眾多管道交叉走行、肝表麵缺乏解剖標誌,斷肝過程中極易造成管道誤傷、出血,目前的切肝器械大多數沒有解剖功能,采用器械夾閉原理損傷更多正常肝組織;而有解剖功能的器械斷肝效率卻不高。由此,團隊研發了腹腔鏡多功能手術解剖器,能夠同時完成多項操作(電凝、電切、吸引、解剖),保留肝內細小血管膽管,避免大出血。且價格低廉。1998年第一例應用至今,效果良好。已經在國內外200多家醫院使用。

         • 建立了腹腔鏡刮吸解剖斷肝法,能夠解剖出肝內細小血管膽管,根據粗細予夾閉或電凝處理,有效降低術中出血量,大出血風險,術後出血及膽漏發生率。2016年10月國際腹腔鏡肝髒協會的主席丹尼爾謝爾奇(Daniel Cherqui)觀看了腹腔鏡刮吸解剖法肝切除術,評價道:“今天我所看到的是最快速和最有效的腹腔鏡下肝切除技術,而且幹淨和精準,外科屆的F1賽車的速度,祝賀並感謝你們。”腹腔鏡刮吸解剖法肝切除術被編入《美國外科學院多媒體手術圖譜》。
 
         • 首創腹腔鏡區域性肝血流阻斷技術,能夠阻斷切除側肝髒的血流,減少出血,保留側肝髒血流不受影響,避免缺血再灌注損傷;門脈血流通過保留側肝髒回流,避免了胃腸道淤血,阻斷時間不受限製,避免了術中氣體栓塞的發生。
 
         • 首創完全腹腔鏡繞肝帶法二步肝切除術(蔡氏ALPPS),傳統ALPPS第一期手術肝創麵膽漏發生率很高(文獻報道高達30.6%),蔡氏ALPPS解決膽漏難題,減輕了手術創傷,使該手術推廣成為可能。

2、膽道外科

        上世紀末,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引入我國,但是膽道損傷阻礙該手術推廣。我們首次提出了顯露膽總管、肝總管、膽囊管“三管”避免膽道損傷的理論,建立腹腔鏡衝吸鈍性解剖法顯露“三管”解剖結構的技術方法。

3、胰腺外科

        完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本世紀初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一度被學界否定,2005年3月實施了國內第一例腹腔鏡下胰十二指腸切除術,術後無並發症發生,是當時國際報道的唯一一例沒有並發症的此類手術。後來,出版衛生部醫學教材,推動了該技術的發展。

4、腸道外科

        在國內外首先提出“免縫合的支架法空腔髒器吻合技術”,經過大量的基礎實驗研究和動物實驗研究,支架法空腔髒器吻合技術已在臨床上試用,試用效果確切。優勢是操作簡便,容易掌握和標準化,術後無異物殘留。適用於不同解剖位置及口徑空腔髒器吻合,適用於腹腔鏡下操作。建立了可降解內支架的吻合技術,已授權發明專利8項。創立新型腸道轉流術預防低位腸吻合口漏,利用可降解轉流支架轉流腸道內容物,既保護遠端吻合口,又能避免人工肛門及二次回納手術。

5、數字醫療時代的腔鏡外科

        3D可視化重建技術(明確肝髒病灶位置與周圍重要管道的毗鄰關係,肝模擬切除剩餘肝髒體積計算)、混合現實(MR)技術(更加優越的人機交互界麵,呈現更直觀的解剖結構)、吲哚菁綠(ICG)熒光染色導航技術(肝髒腫瘤定位與識別、解剖性肝切除術中導航、膽道顯影、嚴重肝硬化肝結節的射頻引導)。

關鍵字:【CCS2020】更小的創傷:創新推動微創外科發展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