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出血(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是由腦內血管破裂引起的,是最嚴重的腦血管疾病之一,常導致成人的高死亡率和致殘率,因此仍然是公共衛生問題。腦出血的發病機製和病理生理過程複雜,腦出血後組織的損傷,缺血缺氧,自由基的形成、血腫周邊的神經元變性、壞死、凋亡均可直接導致神經網絡的完整性受損和突觸聯係中斷,從而出現各類神經功能廢損。
近年來,幹細胞替代療法被視為一種新興的治療策略,大概策略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激活內源性神經幹細胞進行治療;另一種是移植外源性幹細胞進行治療。不管是內源性神經幹細胞激活還是外源性幹細胞移植,都可以在損傷區域,分化為新的神經元、膠質細胞等,從而達到促進神經功能恢複的治療目的。
骨髓間充質幹細胞(bonemesenchymalstemcells,BMSCs)是外源性幹細胞之一,能夠定向分化為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從而促進腦出血後神經功能的恢複。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basicfibroblastgrowthfactor,bFGF)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已被證實對骨髓間充質幹細胞的分化等具有促進作用。本文就堿性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修飾後的骨髓間充質幹細胞對自發性腦出血神經功能影響的研究進展做一綜述,為腦出血的治療提供更多的參考。
1.腦出血的病理發展過程和神經發生
腦出血通常是由腦內血管破裂引起,腦出血後的病理反應主要分為:①初始組織損傷和炎症因子的局部激活;②炎症驅動的血腦屏障破壞;③循環炎症細胞的募集以及隨後的繼發免疫病理學;④參與促進組織修複和神經功能恢複的組織修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