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甲狀腺癌『遠離』你!

作者:佚名 來源:醫脈通 日期:17-06-05

        甲狀腺的位置想必很多人還是應該知道的,它位於脖子中間的器官,但是近年來關於甲狀腺疾病卻在困擾著人們的生活,常見的有甲亢、甲狀腺結節,甚至甲狀腺癌在近幾年的發病也是相對於過去有所增長,那對於疾病的常識了解的越多,我們才能做針對性的治療。

        甲狀腺癌中位發病年齡為30多歲,45歲以上的甲狀腺癌患者麵臨的風險比較大,需要緊急治療。對於甲狀腺癌的誘因醫學上還沒有做出相應解答,但是甲狀腺癌的高危因素有兩個:一是性別,我國女性甲狀腺癌的發病比例排在腫瘤整體發病率的第四位,女性發病比例是男性的4~6倍,可能與雌激素有關。二是放射線,研究表明,如果兒童期曾做過放射性治療,之後又出現了甲狀腺結節,就一定要高度重視,定期隨訪、防止惡變。但需要注意的是,電視、手機、電腦等物品的輻射量相對較低,大家不必過於擔憂。也有一些研究顯示長期性的進食含碘量食物會造成甲狀腺癌,不過普遍食物中的含碘量比較少,一般很難達到誘發甲狀腺癌的計量。甲狀腺癌要想早期發現,還是需要定期體檢。

        對於甲狀腺癌的診斷標準,一是觸診,摸到腫物質地比較硬、邊界不清楚、活動度較低、淋巴結腫大等,都是惡性特征;二是甲狀腺超聲檢查,出現鈣化,血流、邊界不清,形態不規則等,也要考慮惡性的可能,準確性較高;三是甲狀腺穿刺,從腫物裏取組織做病理檢查。若是檢查結果不盡人意,希望患者能及時進行治療。

        甲狀腺癌的手術治療效果較好,手術後輔助中醫治療能將手術的效益發揮更大,使患者更快恢複健康,另外甲狀腺癌的術後複查隨訪以及健康管理很重要!

        1.術後每半年定期複查B超,5年後如果一直沒有複發,而且判定複發風險較低,就可以改成每年體檢一次;

        2.小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肝、肺、骨轉移,因此每兩年還要檢查上述器官功能;

        3.甲狀腺乳頭狀癌和濾泡狀癌術後需要吃甲狀腺素片,原則上需要終生服藥,但醫生會根據病人隨訪的情況慢慢減量;

        患者還要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在進食藥物的時候一定要詢問相關醫師,不要隨意進食,過量的藥物會使患者出現不適反應,當然患者的家屬也要時刻注意甲狀腺癌患者的生活情況,給予一定的鼓勵。

關鍵字:甲狀腺癌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