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是指持續時間在六個月以上的疼痛,常被比喻為一種“不死的癌症”。目前,慢性疼痛在歐美國家發病率高達20%。慢性疼痛不僅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質量,也對社會和經濟造成嚴重的負擔。慢性疼痛作為一種病症,已引起全世界的高度重視,世界疼痛大會將疼痛確認為繼呼吸、脈搏、體溫和血壓之後的“人類第五大生命指征”。當前尚無較好的治療手段,一些用於治療疼痛的藥物,不是收效甚微就是副作用很大,因此弄清疼痛機製、開發新的用於疼痛治療的藥物迫在眉睫。
一般在日常生活中對疼痛敏感的人群,易傾向發展為慢性疼痛。在本研究中,科研人員通過外顯子測序的方法鑒定了與疼痛敏感性相關的基因變異。首先,他們對2500名受試者進行定量感覺測試(quantitative sensory testing, QST),以確定並量化疼痛敏感的程度。他們將一個熱探針作用於受試者,當受試者因受到熱刺激而感到不適時,按下按鈕,從而確定出每個受試者的疼痛閾值。隨後,研究人員再從中挑選出200名疼痛最敏感者和200名疼痛最不敏感者為研究對象,對其進行外顯子測序,以鑒定低頻基因突變的發生。最終測序結果發現,這兩組對疼痛反應極端的人群在GZMM等138個基因的罕見變異模式上存在顯著差異。
研究人員通過對這些基因進行代謝通路功能分析,首次發現血管緊張素Ⅱ代謝通路在疼痛調節中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也為疼痛治療藥物的開發提供新的靶點。血管緊張素Ⅱ是一種調節血壓的多肽類激素,目前已經作為多種心血管疾病的重要靶點,並開發出許多針對性藥物,如眾多的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和血管緊張素受體阻滯劑類藥物。研究還表明,正常個體中的外顯子測序能夠為遺傳學過程的理解提供更深刻的基礎,更有助於實現對普遍存在的複雜性狀進行更深層次的理解。
倫敦大學國王學院雙生子研究和表觀遺傳學院高級講師France Williams表示:“該研究的新發現是激動人心的。這使得將當前用於治療高血壓的藥物用於治療疼痛成為可能。這尚需更進一步的臨床試驗,但這方麵的初期研究是讓我們覺得充滿希望、鼓舞人心。”
華大基因該項目負責人金鑫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在全基因組關聯分析(GWAS)中被忽視的罕見變異對複雜疾病和表型有相當重要的貢獻。該項目的成功證明新一代測序技術(NGS)使得我們對此進行深入研究成為可能,在各種複雜疾病和表型研究中使用此技術將會帶來大量新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