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微鏡下多血管炎並雙肺多葉段實變一例報告和分析
近期,德州市德棉醫院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提高對顯微鏡下多血管炎(MPA)的影像學和臨床表現的認識。研究指出,臨床中對雙肺多葉段實變,伴無法解釋的臨床多係統損害,經抗炎、抗病毒等治療無效時,要...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維生素D佐治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的臨床研究
近期,自貢市第四人民醫院呼吸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維生素D(VitD)佐治老年人社區獲得性肺炎(CAP)的臨床療效。研究指出,VitD缺乏可能是老年CAP的潛在病因,補充足量VitD可緩解...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特發性肺纖維化支氣管肺泡灌洗後急性加重四例報告並文獻複習
近期,阜新礦業集團總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支氣管肺泡灌洗和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之間的聯係。研究指出,支氣管肺泡灌洗可能誘發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加重,激素衝擊治療有可能緩解特發性肺纖維化急性...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胸膜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一例並文獻複習
近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胸膜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PEH)的臨床表現、影像、病理學特征、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預後,提高對該病的診治水平。研究指出,PEH...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23例臨床分析
近期,解放軍總醫院國賓一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的臨床特征、診斷和治療的方法。研究指出,肺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是一種低~中度惡性腫瘤,臨床起病隱匿,多因體檢和輕微呼吸...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危重病患者氣管插管後低血壓高危因素及預後研究
近期,暨南大學附屬珠海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研究重症患者氣管插管後低血壓發生情況、危險因素及預後,為進一步治療提供依據。研究指出,重症患者氣管插管後發生低血壓事件更多見於老年合並多種慢性病患者...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血清KL-6水平在間質性肺疾病診斷中的價值研究
近期,南京醫科大學鼓樓臨床醫學院呼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血清KL-6水平在間質性肺疾病(ILD)中的診斷價值。研究指出,血清KL-6水平用於診斷ILD具有較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且與病情嚴重...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免疫健全者重症肺炎後巨細胞病毒感染兩例並文獻複習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呼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總結免疫健全者重症肺炎後活動性巨細胞病毒感染的臨床特征和診治要點。研究指出,巨細胞病毒活動性感染在基礎免疫功能正常的危重症患者中頻發...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黴病四例臨床分析並文獻複習
近期,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呼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總結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黴病(ABPA)的臨床特點、診斷及治療方法。研究指出,臨床上ABPA容易誤診誤治,對於未控製的支氣管哮喘患者或哮...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奧馬珠單抗治療難治性哮喘療效的Meta分析
近期,南京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呼吸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係統評價奧馬珠單抗對12~75歲難治性哮喘患者的治療效果及臨床應用。研究指出,在哮喘指南常規治療基礎上加用奧馬珠單抗,可減少難治性哮喘患...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白細胞介素27滴鼻預防給藥通過STAT1信號通路減輕卵白蛋白誘導的哮喘小鼠氣道過敏性炎症
近期,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呼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從動物水平探索白細胞介素27(IL-27)是否能減輕哮喘的過敏性氣道炎症,並在細胞水平進行相關機製研究。研究指出,IL-27可抑製初始CD4+...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並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後抑鬱焦慮情緒調查
近期,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心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調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並冠心病患者支架植入前後抑鬱、焦慮情緒的患病率。研究指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並冠心病患者中存在較高的抑鬱及焦慮情緒障礙。支...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肺容量和彌散功能在不同級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表現
近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不同級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患者肺容量和彌散功能的特點及臨床意義。研究指出,與氣體稀釋法相比,體積描記法能更準確地對慢阻...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治療後降鈣素原水平對再次加重的預測價值
近期,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研究感染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簡稱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接受常規療程的靜脈抗生素治療後降鈣素原(PCT)水平是否能夠預測未來急性加重的風...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