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CU患者上肢和下肢深靜脈血栓同樣常見
美國密歇根大學研究者在第38屆美國重症醫學會年會上報告,醫師往往更重視重症監護室(ICU)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DVT),但他們的研究發現,ICU患者發生上肢DVT的風險並不亞於下肢。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26 -
闌尾切除術宜首選開腹方式
腹腔鏡闌尾切除術(LA)正被越來越多地應用於臨床。但開腹闌尾切除術(OA)仍是急性闌尾炎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案。相關論文發表於《美國外科學會雜誌》[J Am Coll Surg 2009, 208...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26 -
CT腸造影:可作為克羅恩病診斷工具
美國學者進行的研究顯示,CT腸造影(CTE)對發現克羅恩病(CD)患者的腸外病變及檢出穿孔性並發症很有幫助。該研究發表於《炎性腸病》(Inflamm Bowel Dis 2008,14:170...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26 -
預防肝移植患者HBV複發也可單用核苷類似物
香港中文大學研究人員對肝移植術後患者進行長達7年的隨訪研究表明,應用拉米夫定單藥預防,或對拉米夫定耐藥者加用阿德福韋補救治療,可有效防治肝移植患者HBV複發。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12 -
色素內鏡技術診斷食管癌定量分析黏膜顏色變化可提高準確性
日本學者報告,在對食管行碘染色色素內鏡檢查中,采用定量方法對黏膜呈粉紅著色進行分析可以準確診斷食管鱗狀細胞癌,該研究發表在《胃腸病學》(Gastroenterology 2009,69:21...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12 -
從臨床解剖學入手規範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
廣州南方醫院普外科自2003年開展腹腔鏡下結直腸癌根治術(TME),在手術安全性、根治性、規範化方麵不斷探索,至今已完成腹腔鏡下TME 300餘例,成功率達95.7%。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05 -
上海交大醫學院獲6項國家科技獎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日前在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獲得了6項國家級科技獎,其中技術發明獎二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5項。據悉,獎獲的6個項目全都貼近臨床,獲獎數在全國醫學院校中位列...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2-05 -
腹腔鏡與開放式腹股溝疝修補術的複發率均較低
瑞典學者研究發現,無論是接受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術、還是開放式疝修補術的腹股溝疝患者,術後的複發率均較低。長期累計結果提示腹腔鏡治療的複發率略高,但可能歸咎於外科醫師的技術水平和不恰當的外科操作...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22 -
術式選擇:支架治療股淺動脈閉塞性病變的療效與旁路手術相似等二則
支架治療股淺動脈閉塞性病變的療效與旁路手術相似美國貝勒大學醫學中心麥奎德(McQuade)等的一項前瞻性隨機研究顯示,經皮支架移植物置入治療與傳統月國股動脈旁路術對股淺動脈閉塞性病變的療效無顯...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22 -
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治療憩室炎可減少重症並發症
荷蘭一項前瞻性、多中心、隨機雙盲對照研究(Sigma試驗)發現,與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乙狀結腸切除術(LSR)治療憩室炎可使患者重症並發症的發生率降低15.4%。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22 -
中國醫生為馬拉維患者成功切除1枚巨大甲狀腺瘤
近日,在非洲東南部的馬拉維姆祖祖中心醫院外科,中國醫療隊西安交大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普外科賈宗良副教授,為當地1例64歲女性患者成功切除了1枚巨大的甲狀腺瘤。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15 -
高分辨廣角結腸鏡並不優於普通內鏡
高分辨廣角內鏡(HDE)是一種新型的結腸鏡,西班牙學者佩利斯(Pellisé)等將之與普通結腸鏡(SC)相比,結果顯示HDE並無顯著優勢。研究者認為,提高結腸鏡的檢查質量可能更有賴於規範的操作...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15 -
肛管射頻能量傳送療效不確切
韓國學者報告,肛管射頻能量傳送(SECCA)治療大便失禁,不能改善患者的疾病嚴重程度和生活質量。該研究發表於《美國外科學雜誌》(Am J Surg 2009,197:14)。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08 -
廣東省醫成功救治1例嚴重布加綜合征患者
近日,廣東省人民醫院的醫師在中國科學院院士汪忠鎬教授的協助下,為1例嚴重布加綜合征患者(50歲男性)在腸係膜上靜脈與心房之間搭了一根人造血管,從而疏通梗阻,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