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亞太肝病年會酒精性肝病紀要

作者:段曉燕 範建高 來源:實用肝髒病雜誌 日期:12-07-26

  治療

  台北Yang報道了代謝應激、氧應激和腸源性內毒素血症參與ALD的發生。利用含酒精液體飲食複製ALD模型,在此基礎上觀察營養素供給對肝損傷的防治作用。結果發現,飲食中添加胡蘿卜素可增加ALD大鼠的抗氧化能力,添加葉酸和維生素B12可降低血漿半胱氨酸水平,添加穀氨酰胺或上皮生長因子可改善腸道功能,包括減少粘膜損傷、細菌過度生長及粘膜屏障通透性,這些結果為進一步臨床應用提供了參考。

  終末期酒精性肝病(ESALD)是一種最常見的肝移植適應證。85%美國移植中心在將嗜酒者列入移植名單前要求其至少戒酒6個月。日本Kayo N0兩報道了ESALD患者活體供肝肝移植(LDLT)的臨床結果。在1996年至2010年間,東京大學共完成465例LDLT,其中11例(2.3%)為ESALD。同期有80例EsALD患者作為移植侯選者被評估。

  結果顯示,在1l例受體中有5例患有惡性HCC,1例有HCV感染。中位隨訪期是3.5年(0.9 vs 8.7)。1例患者在移植後357天因HCC複發死亡。在10例存活者中,9例一直戒酒,1例複飲,但經健康督導後停止再飲。不滿足6個月戒酒規則的患者接受了精神科醫生幹預:8例患者拒絕戒酒,14鍘過度飲酒。3例堅持禁酒的患者肝功能得到了改善。其餘肝移植侯選者被排除的最常見理由是患有惡性疾病並缺乏家庭或社會支助。這些結果提示活體肝移植術後堅持禁酒預後良好。6個月戒酒規則有助於阻止移植後複飲。

  南韓Dong Joon Kim報道了ALD的臨床治療。ALD的治療策略是根據疾病的不同階段以及具體治療目標確定的。一旦出現肝硬化,治療上與非ALD相關肝硬化相似,同時也應關注與酒精相關的其他器官功能紊亂。(1)戒酒:戒酒是最重要的治療方法。戒酒可改善疾病結局,降低肝硬化進展,提高ALD各階段存活率。但是超過1年,複飲率高達67%~81%。幾種藥物有助於維持戒酒,雙硫侖被一些新藥取代,如納曲酮、阿坎酸、巴氯芬。盡管最近一項研究顯示,巴氯芬對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短期戒酒有效,但目前尚無評估藥物減少酒精性肝炎患者酒癮的研究。酒精中毒的治療很大程度上需要酒癮專家的協助。為每一位ALD患者製定一份戒酒的心理社會支持方案可能是有價值的。

  到目前為止,尚缺乏設計良好的研究,使得維持戒酒的心理療法尚無確切證據表明對ALD患者有益。(2)營養支持:嚴重蛋白質熱卡營養不良是酗酒者常見的現象,同時伴隨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達到營養目標和積極維持氮質平衡者生存率明顯高於營養未達標及負氮平衡者。因此,對那些營養不良的ALD患者推薦口服或腸外營養供給。普遍認為營養支持可快速改善肝病程度,但不能改善生存率。早餐和夜宵很關鍵,定期攝人多於平常食量的營養素(1.2~1.59g/kg蛋白質和35~40kcal/kg量)是有益的。B族維生素(尤其是硫胺素)、葉酸及其他維生素也應按飲食參考供給。每天也應攝入多種礦物質(不包括鐵)。大多數患者鋅缺乏,可能與攝人少且尿流失增加有關。

1 2 3 4 5 6 7 8

關鍵字:亞太肝病年會,酒精性肝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