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9月1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宣布,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與NIH等機構資助的“收縮期血壓幹預試驗”(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RINT)因為強化降壓組獲益顯著,決定提前終止此研究。該研究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高血壓臨床研究項目。國內大量媒體都對此進行了關注和報道,對此,行業內專家們有何看法?《中國醫學論壇報》第一時間組織了國內外專家討論,醫學論壇網製作本專題,為您全麵展現專家觀點!
專家熱議

SPRINT詳細數據公布 郭藝芳教授評析
2015年美國心髒學會(AHA)科學年會 公布了SPRINT研究結果。因為強化降壓組患者獲益顯著,本研究於今年9月份提前終止,並在國內外引起了廣泛關注與爭論。詳細數據的公布,有助於我們進一步了解此研究的臨床含義以及對降壓治療策略可能產生的影響。[詳細]

張宇清教授評SPRINT:強化降壓獲益的6種人群
本研究重要的突破在於發現在包括老年人群在內的相對比較健康的高血壓患者群中,血壓控製目標較目前高血壓指南的推薦目標可以進一步降低,這是該項研究的最主要貢獻,雖然付出了不良反應和腎功能受損增多的代價,但在降低主要終點事件方麵總體上並未呈現出令人擔心的J型曲線可以預見,這部分的結果必將會對後續各國和各地...[詳細]

李勇教授:高血壓治療史上新裏程碑——強化降壓、及早啟動
在從AHA年會現場回國的飛機上,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李勇教授寫下他對SPRINT詳細結果“另一視角”的思考,發予小編,他說:“1967年和1971年第1、2個美國退伍軍人合作研究降壓治療試驗確立了‘高血壓必須治療’,1998年HOT研究確立‘必須將血壓降至140/90mmHg以下’,而SPRINT研...[詳細]

張維忠教授:強化血壓控製的意義和局限
SPRINT研究結果,突破了降壓治療多年來將血壓水平控製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的策略,顯示將收縮壓水平強化控製到120毫米汞柱左右水平,可以更大程度地降低高血壓患者的心血管風險和死亡,增強了降壓治療在預防人群心腦血管病發生中的作用與地位。[詳細]

陳魯原教授:強化降壓帶來的臨床意義究竟有多大?
11月9日的NEJM發表了SPRINT研究(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ntervention Trial,收縮期血壓幹預試驗)的結果。該研究納入了9361例收縮壓≥130 mmHg的心血管高危患者(無糖尿病、卒中史),隨機對其進行強化降壓(收縮壓≤120 mmHg)或標準降壓...[詳細]

王繼光教授點評SPRINT:強化降壓可能有益,需更合理設計的臨床
SPRINT研究中的獲益人群,正如預期,主要是75歲以上老年人,而非慢性腎病患者,亦非有心血管病史的高心血管風險患者。但出乎預料的是獲益的事件,並非腦卒中,而是心血管死亡與心力衰竭。因為研究報告中除了藥物的平均個數之外,並無具體的藥物使用情況,因此,難以判斷出現這一結果的原因是否和藥物有關。兩組...[詳細]

中外專家對話:如何看SPRINT研究
在9月15日的ESH in China中歐專家會議上,張宇清教授應《中國醫學論壇報》委托,與遠在意大利米蘭的ESH/ISH往屆主席曼西亞(Giuseppe Mancia)教授就SPRINT研究進行了視頻對話。小編扼要整理如下,並向張教授致謝。[詳細]

陳魯原教授:淺析SPRINT初步結果,非專業媒體切忌不當炒作
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資助的SPRINT研究(Systolic Blood Pressure lntervention Trial,收縮期血壓幹預試驗)提前終止。該試驗始於2009年,原計劃2018年結束,旨在論證強化降低收縮壓至120 mm Hg以下能否更為顯著地降低複合心血管終點事件發生...[詳細]

王繼光教授談SPRINT:再證強化降壓預防卒中
SPRINT試驗因強化降壓組(降壓治療目標120 mm Hg)的腦卒中與死亡風險顯著低於標準降壓組(降壓治療目標140 mm Hg) 而提前終止。該結果似乎與此前在糖尿病患者中進行的ACCORD試驗結果大相徑庭,因而受廣泛到關注。[詳細]

張維忠教授:SPRINT是高血壓管理理論的“破冰之旅”
張維忠教授 張教授坦言,剛得知SPRINT研究的初步結果時,感受如同經曆地震一般,再一想又覺得合乎情理。 首先,該項目較計劃結項時間提前約3年結束,這本就非常罕見。其次,在過去十幾年,雖有不少關於中老年高血壓的研究,卻沒有任何研究顯示收縮壓控製到120 mm Hg或130 mm Hg以下較140 m...[詳細]

張宇清教授評SPRINT:相對健康患者群,強化降壓更獲益
SPRINT研究結果尚未正式公布,細節內容不得而知,但即使是目前有限的信息也非常值得關注。 不言而喻,降壓目標問題一直是高血壓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很多指南之所以將降壓目標回調,主要是基於遵循隨機臨床試驗證據的原則,收縮壓低於140 mmHg的研究缺乏。但應注意這並非是相反的證據。SPRINT研究正...[詳細]

SPRINT提前終止,降壓目標應為120mmHg?專家呼籲謹慎解讀
9月11日,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官網宣布,由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HLBI)與NIH等機構資助的“收縮期血壓幹預試驗”(Systolic Blood Pressure Intervention Trial,SPRINT)因為強化降壓組獲益顯著,決定提前終止此研究。該研究是迄今為止美國最大的高...[詳細]
評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