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杆菌簡稱Hp,是一種革蘭陰性、微需氧的細菌,生存於胃部及十二指腸的各區域內,單極、多鞭毛、末端鈍圓、螺旋形彎曲的細菌。全球超過50%人群的消化係統上部有幽門螺杆菌定植。雖然超過80%的病菌攜帶者並不會出現症狀,但幽門螺杆菌感染是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MALT)
淋巴瘤和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1994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將幽門螺杆菌定為Ⅰ類致癌原。
HP
HP與疾病
Hp感染與慢性胃炎
Hp感染與消化性潰瘍
Hp感染與胃惡性腫瘤
HP感染與其他疾病
治療
Nature:幽門螺旋杆菌的致命弱點
來自美國能源部(DOE)SLAC國家加速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在實驗中揭示了攻擊一種常見胃部細菌——幽門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的潛在新途徑,這種細菌可以引起潰瘍,並可顯著提高形成胃癌的幾率。[詳細]
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旋杆菌
最近,澳大利亞研究人員公布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新的四聯療法可有效根除抗生素耐藥的幽門螺杆菌。一種聯合方案治療後幽門螺杆菌沒有根除的8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采用另一種替代治療方案後得以治愈。[詳細]
序貫療法代替三聯療法作為幽門螺旋杆菌的一線治療
序貫療法代替三聯療法作為幽門螺旋杆菌的一線治療[詳細]
相關專題
評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