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腫瘤研究所暨普通外科研究所腫瘤病因與篩查研究室遼寧省高校腫瘤病因與預防重點實驗室陳莫耶、宮月華和袁媛共同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肽酰-脯氨酰-順反式異構酶(peptidyl-prolyl cis-trans isomerase,PPIase)編碼基因在不同胃疾病來源幽門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菌株中的分布情況,旨在揭示其在胃疾病動態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及其與胃疾病相關性。研究指出,萎縮性胃炎來源H.pylori菌株攜帶較高頻率PPIase編碼基因,其與萎縮性胃炎的發生密切相關。該文發表在2012年第2期《世界華人消化雜誌》上。
研究人員選取淺表性胃炎(superficial gastritis,GS)、萎縮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GA)、胃癌(gastric cancer,GC)三組疾病來源胃黏膜活檢標本分離培養出的H.pylori菌株64例,其中GS26例、GA18例、GC20例,使用酚-氯仿法提取菌種DNA,經聚合酶鏈反應及瓊脂糖凝膠電泳對PPIase編碼基因進行檢測。用2檢驗或Fisher精確檢驗分析不同胃疾病來源H.pylori菌株PPIase編碼基因分布頻率差異。
結果GA組來源的H.pylori菌株PPIase基因分布頻率最高,與GS組和GC組相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GC組PPIase基因分布頻率高於GS組,無統計學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