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何營養品都不能治療或預防COVID-19!
醫生們警告說,依賴補充劑--並且攝入過量--可能弊大於利。
來源:生物穀 2020-04-22 -
COVID19感染康複人群不一定具有免疫力
在COVID19流行期間,除了消滅病毒本身之外,還有一個十分值得問答的問題,那就是感染這種疾病並且之後恢複過來的人群是否從此具有免疫力?
來源:生物穀 2020-04-22 -
研究人員用器官芯片揭示冠狀病毒如何入侵我們的身體
為了開發出一種COVID-19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科學家們首先需要了解為什麼這種病毒傳播如此容易和迅速,以及為什麼它侵入我們的身體時,我們的免疫係統幾乎沒有什麼抵抗力。
來源:生物穀 2020-04-22 -
紫外線LED高效地清除物體表麵上以及可能消除空氣和水中的冠狀病毒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全世界都特別關注尋找與這種新型冠狀病毒作鬥爭的方法。這其中包括美國...
來源:生物穀 2020-04-21 -
3個妙招保你免疫健康,遠離新冠病毒!
無論是在雜貨店擦擦購物車後至少洗手20秒,還是盡可能呆在家裏,我們都在適應一種新常態,以限製感染SARS-CoV-2。
來源:生物穀 2020-04-21 -
肥胖的男性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在世界各地的病毒熱點的急救室裏,醫務人員發現比女性更多的男性出現了嚴重的COVID-19症狀,肥胖成為另一個潛在的加重因素。但專家仍不確定原因。
來源:生物穀 2020-04-21 -
抗病毒藥物baloxavir可減少病毒的傳播
Roche公司的Aeron Hurt、倫敦帝國學院的Wendy Barclay及其同事發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以社區為基礎的一項研究表明,Baloxavir治療可以減少流感病毒從...
來源:生物穀 2020-04-21 -
研究人員設計多肽治療COVID-19
全球各地的科學家都在緊鑼密鼓地尋找SARS-CoV-2的抑製劑。SARS-CoV-2是造成COVID-19大流行的新型冠狀病毒。現在,研究人員在ACS Nano上報道,他們已經使用計算機建模來...
來源:生物穀 2020-04-21 -
呼出的“氣溶膠”能將冠狀病毒傳播到4米遠,而鞋子底部也能攜帶病毒
隨著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不少國家建議民眾外出時保持社交安全距離。美國疾病防控中心此前指出,最理想的社交距離是1.8米,其他各個國家規定的社交距離也都不盡相同。最近出版在《新發感染疾病》和《新英...
來源:轉化醫學網 2020-04-20 -
斯坦福大學研究報告:惡心和腹瀉也是COVID-19症狀!
發燒、咳嗽和呼吸急促是COVID-19的典型症狀,但根據一項新的斯坦福大學醫學研究,可能會遺漏胃腸道症狀,例如惡心和腹瀉。研究人員發現,除了上呼吸道症狀外,大量感染新病毒的人還食欲不振、惡心、...
來源:轉化醫學網 2020-04-20 -
研究性腺病毒MERS-CoV疫苗:可保護獼猴免受MERS-CoV的攻擊
近期,一項研究表明,研究性疫苗ChAdOx1 MERS可保護獼猴免受中東呼吸綜合征冠狀病毒(MERS-CoV)引起的侵害。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科學家表示,ChAdOx1 MERS使用...
來源:Medsci梅斯 2020-04-20 -
瑞德西韋:早用藥可防止發展為重症肺炎,但不降低病毒排出!
目前,國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迅速蔓延。根據百度《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實時大數據報告》,截止2020年04月19日18時30分,全球累計確診超過235萬例,國外累計確診超過226萬例、死亡超過15...
來源:生物穀 2020-04-20 -
我國科學家發現在ICU和普通COVID-19病房中,空氣和物體表麵存在較...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之前稱為2019-nCoV)導致2019年冠狀病毒病(COVID-19),如今正在全球肆虐。
來源:生物穀 2020-04-17 -
對SARS-CoV-2的廣泛測序或有望遏製疾病大流行
研究者Peter Thielen和Tom Mehoke花費了多年時間對流感病毒的基因組進行測序研究,如今,隨著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在全球範圍內傳播,這些來自約翰霍普金斯應用物理...
來源:生物穀 2020-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