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troke:如何快速識別前循環顱內大血管閉塞的...
來自德國柏林卒中研究中心Scheitz JF等開展的一項前瞻性研究表明,通過簡單改良的麵-臂-語言-時間評分或評估NIHSS的症狀表...
來源:天壇會 2017-03-06 -
抑鬱/焦慮增3倍中風風險!
在近期召開的美國卒中協會年會上,美國哥倫比亞大學Jonah P. Zuflacht報告的一項研究提示,精神疾病可能增加卒中風險,包括抑鬱症、焦慮症、創傷後應激障礙或其他精神疾病。
來源:AHA newsroom 2017-03-03 -
動脈粥樣硬化卒中患者用替格瑞洛或阿司匹林有區別嗎?
著名的SOCRATES研究結果在去年5月10日的歐洲卒中大會上公布後,在2017年的國際卒中大會(ISC 2017)上,主要研究者、來自法國巴黎狄德羅大學的Pierre Amarenco公布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急性卒中患者頭部平放還是抬高有結論啦!
關於急性卒中患者護理時頭部應平放還是抬高的爭議由來已久,讚成頭部抬高的意見認為這樣能減輕急性水腫,而讚成頭部平放的意見則認為可以改善腦部血供,但頭部平放引發了可能增加吸入性肺炎風險的擔憂。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2017國際卒中大會亮點:中國3項研究入選LBA口頭報告
據2月21日Medscape網站報道,ISC 2017日程委員會主席Bruce Ovbiagele教授對本次會議大力推薦了以下亮點。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中國之聲:雙聯抗血小板治療多發性腦梗死效果更佳——CHANCE亞組分析
當地時間2月22日,在ISC 2017腦大動脈疾病口頭報告(Cerebral Large Artery Disease Oral Abstracts)專場,發布了由我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7-03-03 -
專訪:尼莫地平能否預防卒中後癡呆?
當地時間2月23日,在ISC 2017全體大會的最新揭曉科學研究口頭報告(Late-Breaking Science Oral Abstract)專場,發布了由我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血管內治療研究新進展
2015年ISC發表了五大血管內治療研究以來, 關於“全麻”還是“局麻”之爭就從未停止過。在2月22日上午,來自皇家墨爾本大學的Bruce C Campbelll教授就此問題進行了5大研究的彙...
來源:壹生 2017-03-03 -
顱內大血管病變:藥物治療VS支架治療
當地時間2月22日,ISC 2017上關於大血管病變的主要話題來自於藥物治療Vs 支架治療。除了王伊龍教授介紹的藥物策略外(CHANCE研究亞組分析),也有來自美國的SAMPPRIS團隊對亞組...
來源:壹生 2017-03-03 -
中國之聲:替格瑞洛+阿司匹林或為急性非致殘性腦血管事件高危人群拓寬了潛在...
【中國之聲】替格瑞洛聯合阿司匹林可能為急性非致殘性腦血管事件高危人群拓寬了潛在治療選擇機會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中國之聲:頸動脈支架置入與內膜剝脫術治療頸動脈狹窄的圍術期安全性比較
2017年國際卒中大會(ISC 2017)於2月22~24日在美國休斯敦召開。《中國醫學論壇報》特別製作了ISC 2017會議報道以饗讀者,特邀在本次會議上發表口頭報告的中國專家以及參加本...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術前ASPECT評分低,還可取栓嗎?
2017年國際卒中大會(ISC 2017)於2月22~24日在美國休斯敦召開。《中國醫學論壇報》特別製作了ISC 2017會議報道以饗讀者,特邀在本次會議上發表口頭報告的中國專家以及參加本次會...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7-03-03 -
第十四次全國動脈硬化性疾病學術會議第五次中-加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學...
為交流自第十三次全國學術會議以來動脈硬化性疾病學術研究成果和慶祝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脈粥樣硬化專業委員會成立30周年,經中國病理生理學會動脈粥樣硬化專業委員會和國際動脈粥樣硬化學會中國分會委員/...
來源:醫脈通 2017-03-02 -
2017年第7屆英國成人多動症大會
英國成人多動症大會的主題是“成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以反映成人精神衛生服務對的識別和治療的迅速增加。是一種常見的疾病,影響約5%的兒童和3%的成人,其症狀和障礙與其他常見的精神健康障礙重疊。我...
來源:醫脈通 2017-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