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聖路易斯大學醫院成為率先通過單孔腹腔鏡行全結腸切除術的醫院之一
聖路易斯大學醫院的胃腸外科醫生Bardakcioglu博士是該醫院單孔腹腔鏡手術項目的負責人,他為一位64歲的男性結腸癌患者成功實施了單切口腹腔鏡手術。病人在術後4天即出院,沒有出現任何術後並...
來源:聖路易斯大學醫院 2010-01-12 -
世界首台新一代組合型人工肝研製成功
記者從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獲悉,國家863計劃和廣東省重點科技計劃項目――世界首台“新一代人源細胞組合型生物人工肝”近日在該院研製成功,並獲得9項國家專利。目前,該項目已成功生產出首台新型生物...
來源:廣州日報 2010-01-12 -
北京用胃束帶術為1例肥胖患者“減負”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通過內分泌科、營養科和外科合作,為1例嚴重肥胖合並多種並發症的女性患者成功實施了腹腔鏡下胃束帶術。術後患者體重顯著降低,並發症緩解。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2009年我國外科重症醫學研究進展
外科學的飛速發展對醫學科學的整體發展過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重症醫學(critical care medicine)是研究任何損傷或疾病導致機體向死亡發展過程的特點和規律性,並根據這些...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膽囊切除又添新法 經陰道視頻輔助NOTES
膽囊切除術已從開腹手術發展到微創腹腔鏡方法。巴西學者拉莫斯等最近報告了他們在32例患者中采用經陰道視頻輔助腹腔鏡做NOTES膽囊切除術的經驗,研究者認為,該方法安全、不留瘢痕、患者會獲得更好的...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應確保活體供肝的合理選擇
北京協和醫院的黃潔夫指出,目前我國活體供肝肝移植發展迅速,但應注意確保供體的合理選擇問題,包括供體情況評估、親緣關係鑒定、倫理審查等。由於我國目前的器官移植手術由醫院組織,沒有建立國際上采用的...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結腸癌的化學預防:路有多遠?
大腸癌的化學預防由來已久,藥物種類繁多。一些觀察性研究發現,規律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結直腸腫瘤的發生危險,但關於阿司匹林的隨機研究結果則不一致。也有觀察性研究發現,攝入葉酸飲食可降低結直腸腫瘤發...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RT-PCR法更易發現結腸癌淋巴結轉移
挪威學者采用常規組織學檢查法和實時聚合酶鏈反應(RT-PCR)法,對結腸癌根治術後患者前哨淋巴結細胞角蛋白20(CK20)和黏蛋白2(MUC2)mRNA進行定量檢測,發現在常規組織學檢查陰性的...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0-01-12 -
胃十二指腸潰瘍再手術應采取個體化方案
海南省海口市中醫院外科吳敏的一項病例分析表明,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修補術後症狀複發與多因素有關,初次手術後潰瘍病灶存留是主要因素。再次手術難度增大、並發症發生率增多。再次手術應采取全麵細致的個體...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0-01-12 -
單孔腹腔鏡手術:微創外科又向前一步
2009年11月4~6日,第9屆亞洲內鏡與腹腔鏡外科大會在廈門召開。大會由亞洲內鏡與腹腔鏡外科醫師學會(ELSA)、中華醫學會外科分會腹腔鏡與內鏡外科學組(CSLES)、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12-29 -
第11屆國際小腸移植會議專題
2009年9月9-12日,第11屆國際小腸移植會議(ISBTS)在意大利北部城市博洛尼亞召開。ISBTS由國際器官移植學會(TTS)分支機構――小腸移植分會(ITA)主辦,每兩年舉行1次,現已...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12-29 -
外科病人膠體治療臨床應用專家指導意見
膠體治療是外科治療最基本和重要的部分,特別是對於圍手術期或外科危重病人。膠體治療應根據循環穩定性、創傷程度、創麵大小、失血量及引流量等有針對性地實施。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12-29 -
中大醫院完成1例經肚臍切除闌尾
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普外科近日開展了一項新技術,為1例女性急性闌尾炎患者通過肚臍眼打小孔進行腹腔鏡切除闌尾手術,術後腹部基本看不到瘢痕。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09-11-04 -
唐都醫院4種術式聯合治療1例肝硬化門脈高壓症
近日,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成功為1例肝硬化門脈高壓症患者實施脾動脈縮窄、遠端脾腎分流、部分脾切除、選擇性門奇靜脈斷流術。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09-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