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於1999年5月1日正式實施,該法的實施有力地推動了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同時也是醫師隊伍走向規範化、法製化的裏程碑。隨著社會轉型的不斷深入,醫患關係出現了新的變化,醫患互信受到衝擊,醫患糾紛及傷醫事件時有發生;不僅如此隨著改革的推進醫療體製固有的問題逐漸顯現,人才短缺導致醫師工作時間過長、工作量過大、醫師自身健康狀況惡化;人事製度改革與薪酬製度改革的遲緩,導致醫師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這些問題亟待解決。中國醫師協會是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執業醫師法》成立的學術性行業組織。自成立以來,致力於推動醫學科學發展、維護廣大醫師和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醫患關係和諧。為更準確了解當前醫師的執業狀況,反映廣大醫務人員心聲,探討改善執業環境,保障醫師和患者的合法權益,促進醫患互信,中國醫師協會分別在2002年、2004年、2009年、2011年和2014年進行了五次醫師執業狀況調研,為了體現時效性,現將2009年2011年2014年三次調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出具《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
第一部分 調研基本數據
2009年、2011年、2014年三次調研采取發放調查問卷與當麵訪談相結合的形式,共在北京、浙江、福建、廣西、山西、湖南、吉林、山東、河南、廣東、海南、雲南、甘肅等地發放《醫師執業狀況調查問卷》12683份,回收有效問卷9524份,有效回收率為75.10%。其中2009年3182份,2011年3704份,2014年2638份,三次調研問卷回收率符合統計學要求,現將三次的調研數據進行比對和分析。
三次調研中,2009年的調研未對性別進行分類;參與2011年調研的醫師共3704人,其中男性為47.73%,女性為52.27%;參與2014年調研的醫師共2638人,其中男性為48.98%,女性為46.02%(二者之和不足100%,原因在於有效問卷中有132份問卷未注明性別但其他項目填寫符合要求,故未予剔除)。兩次調查的性別比均無顯著性差異(附圖一)。
附圖一: 性別分布
2009年和2011年調查結果未對年齡進行分組,參與2014年調研的醫師,年齡在25-35歲的人數占51.23%,36-45歲人數占32.53%,46-60歲的人數占16.21%(附圖二),中青年是2014年調研的積極參與者。
附圖二:年齡分布
2009年和2011年調查結果未對學曆層次分析,2014年參與調研的醫師的學曆層次為大專的醫師人數占13.34%,學曆為本科的醫師人數占47.65%,學曆為碩士的人數占27.34%,學曆為博士的人數占11.66%(附圖三),本科醫師參與本次調研的較多。
附圖三:學曆程度
參與調研的醫師職稱分布為:2011年初級職稱人數占31.42%,中級職稱人數占35.77%,副高職稱人數占21.33%,正高職稱人數占11.48%;2014年初級職稱人數占38.06%,中級職稱人數占35.89%,副高職稱人數占19.03%,正高職稱人數占7.02%(附圖四);以初級和中級醫師參與較多。
附圖四:職稱分布
參與調研的醫師所在醫院級別分布為:2011年,三級醫院占71.13%,二級醫院占23.45%,一級醫院占5.42%;2014年三級醫院占59.27%,二級醫院占31.25%,一級醫院占3.75%,其他醫院占5.73%(附圖五),兩次調研均顯示三級醫院的醫師參與調研的較多,2011年三級醫院醫師參與調研的比2014年的多,但二級醫院醫師比2014年的少,二者沒有顯著性差異。
附圖五:醫院級別分布
參與2011年調研的醫師就職醫院所在地,城市的占84.48%,縣城的占11.33%,鄉村的占4.19%。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一級醫院及鄉村醫院醫師參與的比例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