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學者的一項研究表明,在一組具有代表性的加拿大人群中,達博諾模圖(編者注:一種表示多個變量間函數關係的計算圖表)具有較好的骨折風險預...
近期,美國學者回顧分析了1993~1994年同一骨科醫生使用第二代非骨水泥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治療的115例(123髖)患者。結果表明,精良的設計可能與非骨水泥髖關...
髖關節表麵置換術較傳統的髖關節置換術的最大優勢在於切除骨的總量較少。股骨頸骨折是最常見的早期並發症,而骨質差是主要的危險因素。為此,澳大利亞學者開展了一項前瞻性...
2010年11月11日晚,在成都世紀城新會展中心,會議的主辦方和承辦單位,為數千名與會代表奉獻了一場隆重的開幕大典。
一項動物實驗研究顯示,用一種縮短的“迷你”形式的基因所進行的基因療法可能是治療肌營養不良的一種新的方法。該基因與一組肌營養不良症有關聯。
根據《衛生部關於開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估試點工作的通知》(衛醫政發〔2010〕26號)要求,在《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估試點評分標準》(通用部分)的基礎上,針對骨科...
7月11日,由第三軍醫大學新橋醫院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脊柱微創手術機器人,在新橋醫院進入前期臨床試驗。
根據匹茲堡大學醫學院研究人員的報告,目前該學院正在研製的一種藥物可幫助輻射暴露後的骨折更快愈合。這項研究結果在芝加哥舉行的美國放射治療和腫瘤學會年會上發表了報告...
近日,由中華醫學會骨科學分會組織召開的《骨質疏鬆性骨折診療指南》製定專家高峰會在杭州舉行,從而拉開了該學會製定《骨質疏鬆性骨折診療指南》的序幕。
上海第二軍醫大學附屬長征醫院侯春林教授等通過調整、重建膀胱神經再支配係列研究,探索各脊髓損傷平麵造成的不同類型神經源性膀胱功能重建方法,並應用於臨床實踐,成功改...
在汶川地震發生後,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向第四軍醫大學西京醫院等醫療單位捐贈了60盒自主研發的生物活性玻璃修複材料,為多名本應截肢的傷員保住了肢體。日前,第...
美國學者的一項研究對頸脊髓損傷(SCI)導致雙側運動障礙和組織損傷的模型小鼠,給予來源於人胚胎幹細胞的少突膠質祖細胞(OPC)注射治療。結果顯示,移植治療顯著減...
比利時一項薈萃分析報告,老年人在髖部骨折後前3個月內全因死亡率升高5~8倍。此後年死亡率持續高於無髖部骨折者,但男性年死亡率升高程度大於同齡女性。研究發表於內科...
法國國家健康與醫學研究院主動生物材料和組織工程係Benkirane-Jessel等開發了一種納米結構的膠囊,在單獨的層中嵌入了兩種生長因子。這些膠囊能促使小鼠的...
copyright©醫學論壇網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07198 京ICP備10215607號-1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