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鵬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副院長、醫學影像科主任,兼任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影像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放射學會腹部學組組長、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委員等職務。
影像學因其無創、評價客觀、操作簡便的優勢,一直是評價胃腸間質瘤(GIST)靶向治療療效的主要手段。隨著靶向治療新藥物的開發及個體化治療規範化要求的提高,影像學評效方法正逐步由單一徑線向形態功能並重、多指標多參數聯合的多元化方向發展。近年來,GIST靶向治療影像學評效領域相繼湧現出多種新觀點和新方法,包括新近推出的Choi標準及正電子發射體層攝影(PET)和磁共振成像(MRI)。本文重點針對目前GIST靶向治療影像學評效領域的共識進行解讀,並針對有待解決的問題進行探討。
共識解讀
目前應用的RECIST標準
CT具有操作簡便快捷、圖像特征相對簡單易讀的特點,是目前GIST靶向治療評效的最常用手段。而目前臨床應用(包括臨床試驗評效要求應用)的標準主要還是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RECIST),該標準以>1 cm靶病灶長徑縮小>30%為判斷治療後緩解的標準,相對客觀且操作簡便。隨著剛剛公布的第1.1版RECIST將測量靶病灶數目由10個縮減到5個,臨床操作流程得到進一步簡化。
但是,GIST靶向治療有效者組織成分改變往往較早且表現形式多樣,可以是出血、壞死、囊變及黏液變等,且體積縮小不明顯,甚至由於出血、囊變而增大。而RECIST 僅僅考慮了體積因素,無法反映GIST治療早期的組織成分改變,導致在評效過程中可能出現偏差。眾多研究已客觀證明,RECIST與GIST靶向治療預後的相關性較差。
新近推出的Choi標準
Choi 等於2007 年提出納入CT 值的觀點,以更客觀地反映GIST治療後的組織學改變,並提出以長徑縮小≥10%或CT值下降≥15%作為治療緩解標準(下表)。該標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RECIST 評效不準的問題,目前已在研究領域達成初步共識。
在這一理念的帶動下,近年來針對靶向治療的各種影像學聯合標準紛紛出台,包括mRECIST 標準[排除壞死成分僅測量強化的腫瘤部分,由北美放射學會(RSNA)2010年製定]、mChoi標準(長徑縮小≥10%且CT值下降≥15%)、SACT標準(長徑縮小≥20%或長徑縮小≥10%且50%以上靶病 灶CT值降低≥20 Hu或>1個靶病灶CT值降低≥40 Hu)、MASS 標準(長徑縮小≥20%或≥1個靶病灶出現>50%的中心壞死或CT值降低≥40 Hu)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