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應用於GIST治療評效
圖3 盆底肛管旁GIST: A. CT示病灶與肛管及肛提肌分界不清;B. 同時期MRI清晰顯示病灶邊界。
MRI 具有較CT 更高的軟組織分辨率(圖3),同時T2WI圖像可反映腫瘤組織中含水量的多少,以此推算腫瘤內部有無壞死、囊變及其程度,理論上可反映GIST靶向治療療效。有研究報道,GIST治療有效組的T2WI 對比噪聲比(CNR)值變化率高於無效組,可能可作為判定壞死囊變程度的指標,當然前提需除外部分GIST治療後瘤內出血導致治療有效病灶CNR值反向降低(出血在T2WI可為低信號)的情況。MRI還可提供分子影像學的功能定量指標,磁共振擴散加權成像(DWI)是其中研究較為成熟的技術之一。DWI可無創性獲得組織內部微觀結構信息,通過水分子擴散運動狀態反映組織內部細微結構的改變,近年來DWI在體內多種腫瘤早期療效評價中的應用得到了較為廣泛的研究。我們探索應用DWI 早期檢測GIST 靶向治療療效,初步結果顯示,GIST 治療後早期(1周)DWI 量化值—— 表觀彌散係數(ADC)值的變化與3個月後療效密切相關,有效組早期ADC值平均升高率達45%,明顯高於無效組2%的升高率,且周升高率差異大於後續各檢測時間點。該研究初步證實,GIST治療後的DWI變化能夠早期、敏感地反映療效(圖4)。後續與PET代謝評效的比較研究正在開展中。同時,由於MRI無輻射損傷,適宜於臨床短期內反複應用,理論上較CT和PET更加適合GIST的靶向治療療效評價。
圖4 十二指腸GIST 靶向治療DWI 隨訪結果:A、E、I示治療前腫瘤長徑72 mm,ADC 值0.80 ×10-3 mm2/s ;B、F、J 示治療後1 周,腫瘤長徑不變(73 mm),ADC 值顯著升高至1.30×10-3mm2/s ;C、G、K示治療後4 周,腫瘤長徑縮小至55 mm,ADC值1.37 × 10-3mm2/s ;D、H、L示治療後12 周,腫瘤長徑縮小至45 mm,治療效果達PR,ADC值1.26 × 10-3mm2/s 。(圖片來源Radiology)
隨著軟硬件技術的進步,MRI 已可為臨床提供無偽影、高分辨的胃腸道清晰圖像,並可為腫瘤療效評價提供功能定量指標。研究已證明ADC值早期即可反映療效變化,結合其無輻射損傷的優勢,可同時彌補CT 及PET 軟組織分辨率低及不適合短期內反複應用的不足。相信經過後續生存分析及多中心驗證獲得更多循證醫學證據後,MRI有望為GIST靶向治療的早期療效評價提供更有效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