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耐藥時代 我們在行動
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將世界衛生日(4月7日)主題定為“抵抗抗菌素耐藥性——今天不采取行動,明天就無藥可用”,並在各成員...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2-01-11 -
用藥錯誤根源和分級
按照傳統用藥安全文化,我們往往將用藥錯誤歸咎於醫務工作者個人。然而,傳統思維方式除增加出錯者的恐懼心情之外,無助於改善用藥安全。因此...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2-01-06 -
整合多方資源 致力科研進步——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
今年是中華醫學會老年醫學分會各個專科並舉、學術交流活躍的一年。在這一年中,分會共申請了九個國家級繼續教育項目。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27 -
評述與期望——評ASCO2011年臨床腫瘤學進展
美國臨床腫瘤學會(ASCO)每年都組織專家點評當年臨床腫瘤學領域內的重大進展。今年12月,ASCO在網上發布了專家組評出的12項重大...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23 -
降焦不減害 戒煙是王道
從12月8日開始,煙草“降焦不能減害”這一早已被國際公認的論斷在國內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普及。這種普及一點也不過分,一點也不多餘。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23 -
優化術中肌鬆管理,使麻醉更安全
1942年箭毒應用於臨床,給臨床麻醉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此後,肌鬆藥的重要作用迅速被認識和接受。隨著藥物的不斷改進,肌鬆藥已經成為臨...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21 -
個體化用藥現狀與發展方向
新舊觀點對比 傳統意義上的個體化用藥,簡言之就是因人而異,量體裁衣。在充分考慮每例患者的生理、疾病、遺傳與環境因素的基礎上...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21 -
肝癌篩查 見“微”知著——中國學者確立microRNA模型,肝癌早診正確...
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研究者發現,利用血漿中7個微小RNA(microRNA)建立的模型可以準確診斷早期肝癌。研究11月21日在線發表於《臨床腫瘤學雜誌》(J Clin O...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2-02 -
臨床研究常用統計方法的選擇與誤用
隨著國內外醫學期刊越來越重視統計方法的正確應用,國內臨床醫生早已認識到醫學統計學在臨床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然而,部分臨床醫生對統計方法...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1-28 -
隨機對照試驗常用文獻評價標準
循證醫學是一種新的醫學實踐模式,強調於如何遵循最佳科學證據進行醫學決策,現已廣泛應用於臨床各學科。然而,作為循證醫學證據重要來源的隨...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1-28 -
觀察性研究文獻評價標準
臨床研究根據有無設計的幹預措施,分為觀察性研究和試驗性研究,試驗性研究主要類型包括隨機對照研究(RCT)和非隨機對照研究,觀察性研究...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1-28 -
女性吸煙與癌症關聯性研究
美國紀念斯隆-凱特林癌症中心博克納(Bochner)認為,該研究引發的重要思考是,若一半膀胱癌與吸煙有關,則另一半病例的原因何在?例如,有人一天吸2包煙卻沒有發生膀胱癌,而有些馬拉鬆選手從不吸...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1-28 -
認知與治療手段的變革——ACCF/AHA首部肥厚型心肌病診治指南解讀(上...
11月8日,美國心髒病學會基金會(ACCF)/美國心髒學會(AHA)聯合發表肥厚型心肌病(HCM)診斷和治療指南,這是國際學會首次針對HCM聯合撰寫指南,充分凸顯了業界對該疾病的重視,也體現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2011-11-21 -
諾獎對我國免疫學發展的啟示
諾貝爾獎項的個別領域雖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政治需要違背了其宗旨,但在自然科學領域很具導向性、激勵性和認可度。2011年10月3日,美國科學家布魯斯·博伊特勒、生於盧森堡的法國籍科學家朱爾斯·霍夫...
來源:科學時報 20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