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CD4/6抑製劑通過增加PD-L1表達提高免疫檢查點抑製劑...
針對免疫檢查點的治療方法已被批準用於多種惡性腫瘤,但臨床實踐過程中許多患者對PD-1-PD-L1治療無響應。先前研究發現,腫瘤細胞PD-1-PD-L1通路的治療效應與PD-L1的表達程度相關,...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JCO:IMPRESS研究解讀:吉非替尼耐藥後二線治療該如何選擇?
EGFR-TKI是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一線治療手段。一線吉非替尼耐藥後是否需要繼續服用吉非替尼尚不明確。一項III期、雙盲、多中心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IMPRESS應運而生。該...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Blood:Venetoclax,BCL-2抑製劑,用於idelalis...
B細胞受體信號通路抑製劑(BCRi)變革了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CLL)的治療方式;但是,應用BCRi治療後複發的或難治性(R/R)的CLL患者的後續治療效果尚不明確。 V...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乳腺MR成像乳腺實質強化程度對診斷或指導臨床有什麼影響呢?
本研究共對2958例患者的3770次乳腺MR檢查進行研究。利用二項測試比較低BPE(輕度或最小)和高BPE(中度或顯著的)檢查的診斷測量結果。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Blood:Daratumumab,為T-ALL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
由於獲得性或本身攜帶的疾病耐藥性,使得複發性/難治性T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T-ALL)患者的預後極差。故急需研發新型低毒性的藥物。目前,癌症治療最有希望的一種新興治療策略——靶向免疫療法...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Radiology:貝伐單抗對非小細胞肺癌化療效果如何?
本研究旨在驗證雙輸入灌注CT是否能預測進行化療的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反應和預後,並將結果發表在Radiology上。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PLoS One:韓國貝賽特氏症病人中癌症風險的分析
各種免疫調控疾病均與惡性腫瘤非風險的增加相關。然而,貝賽特氏症(BD)與癌症之間的關係仍舊不清楚。最近,有研究人員進行了一個全國性的、基於群體的研究來確定BD病人癌症的風險情況。研究包括了20...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JCO:局部晚期NSCLC,質子和光子放療,誰主沉浮?
同步放化療是局部晚期NSCLC的標準治療。目前臨床上多采用調強放療(光子放療),但仍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放射性肺炎。質子放療相比於光子具有較好的放射物理學性能,穿過靶病灶後劑量銳減,因此對...
來源:MedSci 梅斯 2018-01-08 -
朱曉東:預防胃癌要做到三管齊下
我國是胃癌大國,發病率長期位居世界前列,發病人數占據全世界胃癌患者的40%以上。在胃癌的發病人群中,50-80歲是胃癌的發病高峰,因此長期以來,很多人存在這樣的誤區:認為胃癌隻...
來源: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2018-01-08 -
亞太區結直腸評分可評估IBS患者腫瘤風險
亞太區結直腸檢查評分 (APCS)是多種胃腸道疾病腫瘤風險預測的評估標準。近日研究人員考察了APCS係統對腸易激綜合征(IBS)患者結直腸晚期腫瘤危險因素的評估效果。
來源:MedSci梅斯 2018-01-08 -
中國內鏡篩查食管癌的效果分析!
近日,消化病領域權威雜誌Gut上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該研究的目的是描述中國食管癌內鏡篩查(ESECC)項目的基線招募和篩查設計和初步結果;這是評估內鏡篩查食管鱗狀細胞癌(ESE...
來源:MedSci梅斯 2018-01-08 -
0.3秒測癌,日本借助人工智能診斷大腸癌
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展的趨勢。其發病與生活方式、遺傳...
來源:中國體外診斷網 2018-01-08 -
食用加工類肉製品會提高患乳腺癌的風險
根據最近的一項科學研究,長期使用加工後的肉製品會提高患乳腺癌的風險。
來源:生物穀 2018-01-08 -
遺傳學研究幫助更好地預測胃癌
最近,來自杜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們利用基因組分析手段深入理解了腸道組織病變(intestinal metaplasia,IM)對於胃癌發生的影響。眾所周知,IM是胃癌發生的重要...
來源:生物穀 2018-01-08 -
美國癌症數據:癌症死亡率20年持續下降
又到了一年一度看《CA》的時候了!這本影響因子約等於CNS加起來乘二的神奇期刊,每年都會發布美國癌症中心的當年度癌症數據預測報告。嘿,有人可能要說了,美國人有多少得癌症的,幹我...
來源:奇點糕 2018-01-08 -
引發乳腺癌又一大因素“香腸”
新的研究進一步證明了加工肉類的危害,因為食用這些食物會增加患乳腺癌的風險。
來源:medicalnewstoday 2018-01-08 -
腸道菌群竟對腫瘤免疫療法如此重要
最新一期《科學》雜誌上線,“腸道菌群與癌症”榮登封麵。《科學》雜誌的編輯們用不同的腸道菌群拚成了“癌症緞帶”的模樣,以強調這些微生物對於腫瘤免疫療法的重要性。
來源:學術經緯 2018-01-08 -
腫瘤早篩,刻不容緩!
由於人口老齡化、不良生活習慣、環境汙染和傳統手段治愈率較低等因素,我國已成為癌症發病和死亡大國,其中死亡率高於世界水平。
來源:今日爆點 2018-01-08 -
腫瘤患者的心理治療,不容忽視!
在患有各種疾病的患者中,惡性腫瘤給患者以巨大的精神壓力,不僅影響一個人的正常生活,也危害其家庭,給家庭帶來沉重的思想負擔和經濟壓力,患者往往感到恐懼、焦慮,甚至絕望等情緒。因此,對腫瘤患者的心...
來源:今日爆點 2018-01-08 -
腫瘤患者什麼能吃什麼不能吃,終於有了完美答案
米麵糧油、豬肉、牛肉、魚肉吃了之後腫瘤就不吸收營養了嗎?之所以腫瘤這麼難治,就是因為腫瘤也是身體的一部分,很多人都說,吃別的不像吃糖給腫瘤的營養那麼高。楊醫生告訴大家,其實咱們吃普通的食物...
來源:今日爆點 2018-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