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乙型肝炎與慢性乙型肝炎急性發作的臨床特征比較
近期,複旦大學附屬公共衛生臨床中心肝炎一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鑒別急性乙型肝炎(AHB)和慢性乙型肝炎(CHB)急性發作的臨床特征。研究指出,明確傳播途徑、基線高ALT水平和抗-HB...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預後的危險因素分析
近期,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全軍感染病研究所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乙型肝炎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患者的臨床特征及遠期預後的危險因素。研究指出,HBV-ACLF是一個高病死...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HBsAg定量檢測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預後的預測價值
近期,新疆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索HBsAg定量對慢性重型乙型肝炎患者預後的預測價值。研究指出,血清HBsAg水平為預測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預後的重要因子。該文發表在20...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聚乙二醇幹擾素α-2a治療多種核苷和核苷酸類藥物耐藥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觀...
近期,武警上海市總隊醫院感染性疾病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觀察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2a治療對多種核苷和核苷酸類藥物(NAs)耐藥的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療...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聚乙二醇幹擾素α加用阿德福韋酯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觀察
近期,福建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肝病中心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評價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治療HBeAg陽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12/24周聯合阿德福韋酯(ADV)的療效。研究...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聚乙二醇幹擾素α-2a與替比夫定對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腎功能影響的比較
近期,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全軍感染病診療中心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觀察聚乙二醇幹擾素(PEG-IFN)-2a與替比夫定(LdT)治療對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腎功能的影響。研究指出,PE...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活血清解湯早期幹預對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液流變學及D二聚體、血栓素A2、...
近期,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嶽陽中西醫結合醫院普外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活血清解湯對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液流變學及血栓素A2(TXA2)、前列環素I2(PGI2)的影響。研究指...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超聲引導下經皮肝穿刺注射華蟾素與無水乙醇治療門靜脈癌栓的效果比較
近期,解放軍第九四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對比觀察超聲引導下經皮肝穿刺注射華蟾素與注射無水乙醇治療門靜脈癌栓的療效。研究指出,超聲介入注射華蟾素和注射無水乙醇治療門靜脈癌栓的近期療效和遠...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蛹蟲草多肽對大鼠急性酒精性肝損傷的保護作用
近期,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急診內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蛹蟲草多肽對急性酒精性肝損傷大鼠肝髒的保護作用及機理。研究指出,蛹蟲草多肽對酒精造成的急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作用機理可能與其...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基於樹突狀細胞表型及T淋巴細胞功能對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中醫虛實...
近期,湖南中醫藥大學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歸納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中醫虛實屬性,分析其與樹突狀細胞(DC)表型及T淋巴細胞亞群的關係。研究指出,HBV-ACLF虛...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基於逍遙散及其拆方研究“肝病實脾法”對肝纖維化大鼠腸道菌群的影響
近期,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通過逍遙散及其拆方對肝纖維化大鼠腸道菌群結構、門靜脈內毒素水平的變化,探討肝病實脾法抗肝纖維化的可能作用機製。研究指出,肝纖維化大鼠出...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百合逍遙散治療慢性乙型肝炎伴抑鬱患者的效果觀察
近期,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中醫醫院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觀察百合逍遙散對慢性乙型肝炎(CHB)伴抑鬱患者的臨床療效並從內分泌、免疫功能探討其作用機理。研究指出,CHB患者情緒抑鬱時體內內分泌...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異甘草酸鎂對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的保護作用
近期,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感染病科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異甘草酸鎂對D-氨基半乳糖致急性肝衰竭(ALF)大鼠模型的保護作用及其機製。研究指出,異甘草酸鎂可通過降低促炎因子、升高抗炎因子...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58例嚴重膿毒血症患兒肝損傷的臨床分析
近期,湖南省兒童醫院肝病中心南華大學兒科學院感染病學研究室研究人員發表論文,旨在探討兒童嚴重膿毒血症性肝損傷的臨床特征及其對嚴重膿毒血症患兒預後的意義。研究指出,肝損傷在兒童嚴重膿毒血症中...
來源:醫學論壇網 2016-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