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語言暴露其心裏 父母應細心聆聽

作者: 來源:人民網 日期:12-10-22

  有不少的父母們反應,自己常常摸不清楚孩子的想法,其實隻要家長們平時能夠細心些,就可以從點點滴滴中得到孩子心裏的一些想法,若是不相信的話,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孩子說話中暗藏的小秘密吧!

  通過說話的語速來了解孩子心理

  語速最直接的意思就是說話時的速度、快慢,其是最能反映心理狀態的一種因素。父母如果想要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態,就可以從他們說話的語速有沒有變化中看出來。

  有些孩子說話速度很快,能言善辯,有些則說話速度很慢,不急不躁,這些標誌性的東西就是孩子性格的一種反映,因為一般說話快的孩子在性格上也比較直爽、活潑,而平時說話慢的孩子則性格較為內向,慢條斯理。但是,如果孩子突然改變了說話的速度,出現相反情況時,父母就要小心警惕,孩子必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應該仔細觀察,以盡早地幫助孩子。

  我們這裏僅從父母與孩子的談話方式來說,當孩子的語速從平常明顯緩慢時,有可能表示孩子對父母的談話方式和表達觀點有不滿,以至於他們提不起積極參與的興趣,隻能是用放慢說話速度來消極對待。

  當孩子與父母談話時言談速度比平常快時,一般會有三種可能性:孩子可能對父母的觀點很有興趣,所以引起腦部興奮,連帶語速提高;父母談論的話題涉及孩子的短處或孩子犯的錯誤,孩子想用快速的言語帶過這個話題;孩子就某一事件希望得到父母誇獎。

  心理專家稱,當孩子的內心中有不安或恐慌情緒時,他們說話的語速都會變快,因為這樣可以借著快速講述不必要的其他事情來轉移話題,掩飾和排解隱藏在內心中的不安情緒,從而可以躲避父母的懷疑及詢問。

  所以,作為有心的父母,如果當你們發現孩子的語速與不同,甚至是相反時,一定要格外地關注孩子,因為他們心裏肯定有事,或許會需要父母的勸解和幫助。

  通過說話的音調來了解孩子心理

  孩子說話時音調的高低變化也是其心理發生變化的明顯表現。人在激動的時候,說話音調特別高,心跳加快,神經緊繃,甚至麵紅耳赤,無法調節心跳和呼吸,小孩子也不例外。如果孩子有什麼需求沒得到滿足時,他們就會從小聲的哼哼變成大聲地哭鬧,這是所有父母都知道的例子,也是反映孩子音調變化的最好事例,這是他們從央求到大哭的過程,對應的心理就是從平和到急躁。

  當孩子在做錯事被識破後,狡辯的聲音必定會升高,他們單純地認為用“大嗓門”壓過別人說話的聲音就是勝利,他們往往不知道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所以才會采取大吼大叫、反抗激辯的方式來企圖掩飾過失。

  還有一種可能性就是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作用,父母可能在教育中對孩子的方式是喋喋不休或大喊大叫,如果是這樣的話,那父母就要考慮換一種教育方式了。經常對做錯事的孩子高聲斥責,不僅收不到效果,反而對孩子的性格成長、心理健康都有不利的影響。因此,在教育孩子時還是要降低聲調,孩子反而會更聽話。

  1、低音調可以使人理智一些、情感溫和一些,也可使孩子逆反的心理防線有所鬆弛,有利於溝通。

  2、低聲批評孩子,不僅可以集中對方的聽力,而且也可以先發製人,不讓孩子運用高音調。

  3、低音調可以趕走憤怒。父母是孩子人生中,任教時光最長的老師,大人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最大,遇事急躁,不冷靜,開口大聲責罵的父母,一定對孩子的性格有潛移默化的負麵作用。早期教育

  低沉平衡的聲調代表理性,用這樣的語調說話,容易讓人接受。父母如果懂得適時壓低聲調,可以使孩子很快接受勸戒,而且曆久不忘。身為父母,如果想了解孩子的真實心理,一味用高壓手段不是明智之舉,反而隻會造成家庭氣氛緊張,並不能對孩子有任何助益。

1 2

關鍵字:孩子的語言,音調變化,孩子心理,父母與孩子,孩子的問題,眨眼頻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