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 五環生命鏈
1、複蘇後治療報告研究與評價指南 ——烏斯坦因( Utstein )模式
過去的半個世紀,許多措施提高了心髒驟停患者的自主循環恢複(ROSC)率,卻並未改善長期存活率。把基礎生命支持和高級生命支持的優化幹預措施轉化為最佳可能的預後,並進行最優化的心髒驟停後治療,這需要充分執行那些已知的有效措施,並加強研究,以確定那些將給心髒驟停後複蘇的病人以最佳存活機會並有良好神經功能的治療策略。
由於ROSC後院內一些因素可以影響到病人的最終預後,為了使ROSC後數據收集和臨床研究更專業化,國際複蘇聯合會提出了“五環生命鏈”(圖1),強調第五環即複蘇後治療環對ROSC後成活出院率的影響。複蘇後治療評估、報告、研究—Utstein指南模式闡述了ROSC後一些院內治療策略及其對ROSC後患者成活出院率的影響。
不同的院內治療策略可以影響到ROSC患者的預後,複蘇後評價指南目前強調72h內記錄院內影響參數(除神經係統要求評價96h),具體的院內影響參數包括以下幾個方麵:
(1)氣道:插管/不插管,替代氣道設備,氣管切開, 插管時間及地點等;
(2)呼吸:最高呼吸頻率,是否呼吸機輔助通氣,通氣模式,給氧濃度,動脈血氣,氣管插管並發症,胸片是否提示氣胸、血胸、肺水腫等;
(3)循環:平均動脈壓,最快和最慢心率,心律,是否有需治療的心律失常,中心靜脈置管,監測心輸出量、心髒指數及中心靜脈壓,是否有心肌梗死表現,抗血小板藥、正性肌力藥的使用,射血分數,是否溶栓、PCI、CABG、IABP等;
(4)神經:最佳GCS評分及反應程度,瞳孔對光反射,角膜反射,眼球運動,不自主運動、腦功能分級、EEG分級等;
(5)腎:何時開始CRRT,尿量,肌酐最高值,是否用利尿劑等;
(6)代謝:體溫、何時開始亞低溫治療,目標溫度,達到目標溫度時間,血糖,是否用胰島素,營養等;
(7)感染:是否有膿毒血症、膿毒性休克、肺炎,HAP和VAP的預防措施,抗生素的使用及 C反應蛋白值等;
(8)其他:血紅蛋白、鉀、鈉的最高和最低值,血鎂和磷酸鹽最低值,血栓和應激性潰瘍的藥物預防等。
2、心髒驟停複蘇後注冊登記表理論與實踐意義
心髒驟停複蘇後注冊登記表理論上提出了進一步研究並評價心髒驟停ROSC後病人,其影響成活出院率的若幹因素;提供了具體、可操作的ROSC後病人注冊登記方法;還有利於將國內外研究結果進行科學比較及比較各醫院/科室心肺複蘇及其複蘇後治療成活出院率的差異;加強急診醫學—心肺複蘇亞專業學科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