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全國每年僅接受X射線影像診斷的患者就達2.5億人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因為醫療機構防護措施的普遍缺位,輻射風險四起而當事人渾然不覺,一旦肇禍,因果關係的認定又幾乎淪為與“諾貝爾獎”比肩的現實難題。
中國每年2.5億人次接受X射線診斷
或許是為了安撫女同事們的情緒,2013年2月26日,武漢協和醫院提前10天就拉起了橫幅,“祝全院女職工三八婦女節快樂”。
44歲的婦產科副教授沙慧蘭一點兒也不快樂。1月7日,她與同科室的兩名女同事被確診罹患甲狀腺癌。由於該病與遺傳和個人射線接觸史相關,三位同在手術室工作了6年的教授級醫生,最終把患病原因歸咎於樓上兩間骨科手術室放射防護措施不當,引發了公眾對醫療放射防護問題的廣泛關注。
“放射診療是一把彙集了利與害的"雙刃劍"。”多次參與醫療放射防護標準起草的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鄭鈞正指出,在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依據的同時,放射診療也增加了公眾和醫務人員的輻射風險。
中華醫學會放射醫學與防護學會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每年僅接受X射線影像診斷的患者就達2.5億人次,約占全國總人口的20%。醫療照射已成為中國目前最大的人工電離輻射來源。
讓人們普遍擔憂的是,如果連醫生都對自己的工作場所心存疑慮,那麼患者和公眾的放射安全又能否得到保證。
武漢協和醫院醫生集體患癌的原因,尚需等待流行病學的調查結果。但是大規模的違規現象和近年來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已經暴露出醫療放射防護存在的諸多隱患。“放射防護不到位就像是埋在醫院裏的地雷,隨時可能被引爆。”沙慧蘭說。
證明輻射與患癌關係“可以直接得諾獎”
武漢協和醫院的手術室位於外科大樓的四樓和五樓,三位患病醫生的手術室固定在四樓的23號、24號,對應正上方分別是五樓的2號和3號骨科手術室。房間內各有一台移動式C臂X 線機(下文簡稱C臂機),作為X射線影像診斷設備,C臂機在骨科手術中頻繁使用。
廣西放射學會副主任委員布桂林告訴記者,醫療機構開展放射診療工作,需經衛生行政部門放射診療許可。使用X線機的手術間應是專用的,在設計階段就應報批,同時加設特殊的防護措施。
然而沙慧蘭等人了解到的情況是,協和醫院的2號和3號屬於後來增設的手術室,並未按相關法規做專業防護,也沒有定期的放射環境監督檢測。這令她們堅信,頻繁放射對樓下毫不知情的婦產科醫生的健康造成了影響。
醫生和醫院之間的糾葛原本是“內部矛盾”,此前一個月,雙方當麵溝通了6次。
對話錄音顯示,醫院相關領導承認在未做放射防護的情況下開展了放射手術,並感謝沙慧蘭等人推動了醫院防護製度的完善,醫院未來會把防護補上。
“但是院方始終堅持有錯無責,即隻承認放射防護存在問題,但不認為其跟醫生患癌有直接關係。”參與溝通的一位家屬說,“ 一位院領導表示,你們要能證明樓上手術室的輻射和樓下醫生患癌有關係,可以直接得諾貝爾獎。”
在溝通未果的情況下,幾位醫生聯名向湖北省衛生廳的廳長信箱實名舉報,稱武漢協和醫院有關領導對放射危害的認識薄弱,擅自擴大放射許可的範圍,造成女教授集體患癌。
湖北省衛生廳辦公室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衛生廳接到信訪件之後,於2月19日派出8人組成的調查組。調查結果顯示,協和醫院外科大樓5樓骨科2、3號手術室C臂機開機工作時,工作場所及樓下婦產科手術室輻射水平符合《電離輻射防護與輻射源安全基本標準》。此外,協和醫院外科樓設計圖紙標明,上述兩間手術室樓板由150mm 現澆混凝土和20mm水泥層構成,這些材料足以對C臂機產生的X射線進行屏蔽。
2月25日,湖北省環保廳在實地調查後亦做出了類似的結論。但沙慧蘭等人持保留態度,她們認為實時的檢測結果不足以還原6年來的真實輻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