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進展

韓中東呼吸綜合征確診患者增至87人

據韓媒報道,韓國保健福祉部於當地時間8日通報,韓國新增23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確診患者增至87人。一天,韓國政府宣布加大對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的防控力度,不僅公開24家發病醫院名單,還將防控工作列入中央預算。[詳細]

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

醫務人員在診治SARI和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時要仔細詢問上述流行病學史;對於缺乏流行病學史,在14天內發生的病因不明的SARI/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病例,以及醫務人員中發生(尤其是在重症監護室)的SARI/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應當考慮開展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實驗室檢測。[詳細]

中國疾控中心:MERS病毒未發現傳染性增強

根據遺傳學相關分析,初步推測該毒株最終可能來源於中東地區的沙特阿拉伯。目前尚未發現與病毒傳染性增強相關的明顯證據,對於病毒基因組上少量的基因變異和重組的生物學意義正在進一步分析。[詳細]

焦點圖

防控指南

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

醫務人員在診治SARI和不明原因肺炎患者時要仔細詢問上述流行病學史;對於缺乏流行病學史,在14天內發生的病因不明的SARI/不明原因肺炎聚集性病例,以及醫務人員中發生(尤其是在重症監護室)的SARI/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均應當考慮開展中東呼吸綜合征病毒實驗室檢測。[詳細]

新版MERS疫情防控方案發布

6月5日,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二版)》,這是2013年《中東呼吸綜合征疫情防控方案(第一版)》公布後,首次對其進行修訂。[詳細]

國家衛計委要求做好中東呼吸綜合征醫療救治

(記者 董子暢)國家衛生計生委4日發布通知,要求各地提高敏感性,做好醫院感染預防與控製,科學開展診斷、治療和管理工作,做好中東呼吸綜合征醫療救治準備。2015年5月29日,廣東省惠州市出現中國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確診病例。[詳細]

衛計委公布中東呼吸綜合征診療方案及防控指

國家衛生計生委2日公布中東呼吸綜合征診療方案及感染預防與控製指南,對該病的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測、預防和治療以及醫院感染預防與控製技術等加以說明。[詳細]

韓國公布中東呼吸綜合征防控對策方案

據韓媒報道,韓國保健福祉部長官文亨杓於當地時間2日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韓政府防控中東呼吸綜合征綜(MERS)合對策方案。韓國總統樸槿惠1日批評韓衛生部門對中東呼吸綜合征應對不足,呼籲政府盡一切努力阻止病毒進一步傳播。[詳細]

中東呼吸綜合征病例診斷程序

我國境內發現首例中東呼吸綜合征疑似病例,經所在省(區、市)的省級臨床專家組初步判定後,由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報告國家衛生計生委。省級疾控機構對疑似病例標本進行檢測,至少單靶標PCR陽性後,送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進行核酸檢測和病毒分離。[詳細]

健康教育

衛計委:中東呼吸綜合征相關知識答問

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是由一種新型冠狀病毒(MERS-CoV)而引起的病毒性呼吸道疾病,該病毒於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首次被發現。冠狀病毒是一組能夠導致人類和動物發病的病毒,常能夠引起人類發生從普通感冒到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SARS)的多種疾病。[詳細]

中東呼吸綜合征:你應該惡補的10個冷知識

昨日,廣東省衛生計生委通報,省內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疑似病例,患者為韓國確認病例密切接觸者,現已出現發熱症狀。傳染方式:飛沫傳染、近距離的人與人接觸,以及和特定動物碰觸,像是中東單峰駱駝與特定蝙蝠。[詳細]

關於中東呼吸綜合征 這些傳言是假的!

5月29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北京市疾控中心提醒公眾,目前中東呼吸綜合征尚無特異性治療措施和疫苗,了解該病基本知識,做好預防是關鍵。[詳細]

掃盲“新非典”:MERS的起因、風險、預防…

5月28日,韓國國內又有兩人被確診感染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又稱“新非典”)冠狀病毒,至此,感染這一致命病毒的患者人數已增至7人。5月29日,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通報,廣東省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病例。[詳細]

關於中東呼吸綜合征您應該了解的那些事

據廣東省衛生計生委5月28日通報,惠州市出現首例輸入性中東呼吸綜合征疑似病例,是韓國MERS病例的密切接觸者。6.回國14天內,如果出現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應當及時就醫,就診時應佩戴口罩並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醫院。[詳細]

中東呼吸綜合征:醫生應該知道的5項須知

韓國衛生部30日說,韓國中東呼吸綜合征(MERS)確診患者增至13人。(3)對疑似、臨床診斷或確診患者進行氣管插管等有創操作時,應當戴醫用防護口罩、醫用乳膠手套、護目鏡、穿隔離衣。[詳細]

視頻報道

相冊展示

相關專題報道

主頁|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聯係我們| 友情鏈接| 版權聲明| 關於我們| 誠聘英才| 網站地圖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120392號 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1486號

京衛網審[2013]第0193號
(京)網藥械信息備字(2022)第00160號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
*我要反饋: 姓 名: 郵 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