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A18版)
臨床醫生應加強 輸血風險意識
宮教授指出,由於目前對血液的有限認識和檢測技術限製及血液固有免疫學特征所造成的風險尚存在,臨床醫師要有風險意識,必須嚴格掌握輸血適應證,在保護患者的同時,保護自己。不僅通過嚴格檢測等手段,還要臨床醫生嚴格把關,最大限度地保證臨床輸血安全,降低輸血風險帶給患者的相關危害。
首先,嚴格按照輸血指征選擇合適的血液成分和輸血時機。衛生部頒布的《醫療機構臨床用血管理辦法(試行)》第11條規定,凡患者血紅蛋白低於100 g/L和紅細胞壓積低於30%屬輸血適應證。對於單獨的血液成分輸血適應證還有不同的規定。
其次,按照規範的醫療流程安排輸血。例如,在輸血前簽署“輸血知情同意書”和留取血液標本進行檢測,尤其是記錄好輸血前留取血樣的時間;對輸血指征等進行合理的病曆記錄。
最後,根據特定患者的治療效果安排輸血。由於輸血的免疫抑製作用,其有促使腫瘤複發和增加術後感染幾率的影響,故對特定患者群體的輸血指征控製意義重大,特別應重視對腫瘤患者手術時輸血控製。
宮教授最後特別強調,血液是極為重要的稀缺醫療資源,輸血中的風險是所有國家醫療風險管理中的一項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嚴格控製,以保證血液和血液製品的使用更加有效與安全。
(本報記者 許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