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醫院胸外科成功搶救1例氣管斷裂患者

作者: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 宣傳科陳惠芬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1-06-07

 

  6月7日是一年一度的高考。對於寒窗苦讀十幾載的高考學生來說,現在已經到了關鍵時刻。可是就在臨考前幾天,安徽高三女生韓燕卻因夜騎電瓶車撞上了路邊本不該有的鐵絲線,導致長達5厘米的氣管斷裂,差點命喪黃泉。所幸,經過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多科醫生的會診和胸外科專家的全力救治,女孩斷裂的氣管已經“合龍”,恢複了自主呼吸。

  5月27日晚上,品學兼優的17歲安徽女孩韓燕像往常一樣,晚自修結束後急匆匆地騎上電瓶車往家趕,黑暗中撞上了懸掛在路上的一根鐵絲,頸部嚴重勒傷,當即出現了嚴重的呼吸困難。生命垂危之際,女孩緊急撥通父親電話求救,卻因聲音嘶啞,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口。著急的父親趕忙循著女孩平時回家的路線找到了她,並送往安徽當地醫院救治。但是輾轉安徽多家大醫院,都不敢收治。無奈,次日淩晨,韓父把女孩送至上海兩家著名的市級專科醫院,診斷為氣管斷裂並予以氣管插管暫時維持生命。因傷情嚴重而且罕見,並且長段氣管缺損的修複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上述醫院均表示無力繼續救治。

  5月28日晚,抱著最後一線希望,焦急的韓父把女孩送到了複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急診。胸外科徐鬆濤和薛亮醫生接診後,立即組織搶救並把女孩收入重症監護病房。由於先前曾在其他醫院進行處理而他們的描述較為混亂,給判斷具體損傷範圍帶來了困難。此時患者已出現嚴重感染症狀,錯過了手術修複的最佳時機。對於這類長段氣管缺損和感染病人,通常隻能進行氣管造口維持呼吸,而這將導致患者頸部終身留有一個洞,無法說話。對於剛剛步入美好青春年華的17歲女孩,這無異於晴天霹靂。手術組的醫生猶豫了,選擇什麼治療方案?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女孩的生活質量?

  經過進一步檢查,胸外科召集了重症監護病房、耳鼻喉科、麻醉科等多科專家進行大會診,明確氣管的具體損傷範圍,修正了外院的判斷,並據此製定了嚴密周全的手術方案。另外,在重症監護病房裏,鍾鳴等醫生也為女孩實施手術進行著精心的術前準備,一方麵進行感染控製,另一方麵進行心理疏導。由於遭遇如此飛來橫禍,女孩情緒很差,細心的醫護人員總是抽空和女孩聊聊天,開導開導她。終於,6月1日,女孩的體溫降了……6月2日,由胸外科專家徐正浪和徐鬆濤兩位醫生主刀,為女孩實施食管修補術。術中發現頸部氣管自第一軟骨環以下完全斷裂並破碎,中間脫開長達5厘米,而且炎症粘連十分嚴重。在如此困難的情況下做一期吻合氣管實屬不易,主刀醫生藝高人膽大,小心修複,終於讓斷裂一周的器官成功對接,修複完整。術後女孩迅速恢複了自主呼吸。盡管錯失了今年的高考,但是樂觀的韓燕說:“謝謝中山醫院的叔叔阿姨們,等我身體恢複,明年一定可以考出更好的成績。”

關鍵字:中山醫院,搶救,氣管斷裂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