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nis-Weber B型外踝骨折的形態學研究及臨床意義
37.5%的骨折為短斜形或螺旋形骨折,且尖峰位於腓骨後外側。根據抗滑鋼板的原理,大部分Danis-Weber B型外踝骨折不適合抗滑鋼板固定。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帶腓動脈的腓淺神經營養血管皮瓣在前足軟組織缺損中的應用
該類皮瓣血供豐富,切取簡單,轉移隨意性強,外觀好,是修複前足較大麵積皮膚軟組織缺損理想的方法之一。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解剖型鈦板內固定及致密植骨治療跟骨關節內骨折
采用切開複位解剖型鈦板內固定,鈦板能有效維持跟骨的整體複位,恢複Böhler’s 角、G i s s a n e’s&nb...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蹠跗關節損傷治療方法的療效分析
解剖複位、牢靠固定是治療蹠跗關節損傷的基本原則。中間柱複位並沿Lisfranc 韌帶方向固定內側楔骨和第2蹠骨基底部是重建蹠跗關節複合體穩定性的關鍵,依據蹠跗關節的“三柱”原理選擇固...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外側切口治療跟骨骨折
外側切口優點:①腓骨肌腱和腓腸神經包裹在整個背側皮瓣內,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軟組織血供(後腓腸動脈),降低了腓腸神經損傷的可能性。 ②骨折線顯露清晰,恢複距下關節麵及跟骰關節麵平整,維持...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足小趾囊炎手術治療體會
蹠骨截骨術治療小趾囊炎,並發症少,手術效果佳,第5蹠骨頭修整術骨質切除範圍需大於骨贅範圍,切除範圍過小,複發率高。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一種特殊類型的跟骨後結節撕脫型骨折—合並局部皮膚嚴重挫傷的跟骨後結節撕脫...
本類患者多合並跟骨內側結節骨折,跟骨後結節處腫脹青紫局限,容易出現局部皮膚壞死。本類患者建議應盡早手術治療,最好采用微創手術治療,以避免皮膚壞死及局部骨質和跟腱外露。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跟骨後結節撕脫型骨折的影像學特點
影像學特點為:側位X線片上骨折線呈前上至後下走向,均波及距下關節麵,骨折遠端分離呈開口狀。本類患者多合並跟骨內側結節骨折。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改良Peterson術式矯正多角度畸形重度拇外翻
第一蹠骨雙截骨矯形能力強,可同時有效矯正拇外翻的多種畸形,並發症少,手術效果佳,可用於治療同時存在多角度畸形的重度拇外翻。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編織+改良kessler縫合法治療陳舊跟腱斷裂初探
編織+改良kessler縫合法是一種可靠的修複陳舊跟腱斷裂的方法,值得進一步深探。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下脛腓聯合分離固定指征和療效評價體係標準是否需要建立中國自己的標準係統
1、目前下脛腓聯合分離固定指征應該確立; 2、關於下脛腓聯合分離治療的療效評價體係應該建立; 3、踝關節療效評價體係應該改革; 4、中國應該建立自己的有較大影響的療效評價係統,這對於世界...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踝關節失穩與本體感覺關係研究進展
踝關節是人體運動的重要樞紐及負重關節,是本體感覺與平衡功能的綜合反映,也是體育運動中最容易發生損傷的關節,踝關節損傷發生率占運動性損傷的10%~30%,尤其是在蹠屈和內翻動作時更容易發生,是許...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微型鈦板不同放置位置固定足蹠骨骨折的生物力學研究
微型鈦板固定蹠骨骨折三點彎曲強度比較:背麵放置大於側麵放置,微型鈦板內固定放置位置不同影響骨折固定的生物學強度。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 -
Freiberg病的臨床研究現狀
Freiberg病較為罕見,確切的發病機製目前仍有爭議。Freiberg病的臨床表現可因不同的病理階段而有所不同,晚期可出現嚴重的疼痛及關節活動受限,嚴重地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早期診斷Frei...
來源:2012COA大會論文彙編 2013-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