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新聞醫學
|
臨床病例
|
會 議
首頁
膠囊內鏡
相關報道
小腸鏡
膠囊內鏡
br>
穿越腸道的照相機——膠囊內鏡
小腸是消化道中最長的一段,由於其解剖位置、結構和生理學特點,傳統的胃腸鏡檢查僅能對一小部分小腸黏膜進行直視檢查,而其他影像學檢查如小腸氣鋇造影、核素掃描、CT及磁共振成像(MRI)等對小腸疾病的診斷價值也比較有限。因此,長期以來小腸一直是消化道檢查的盲區,小腸疾病也由於檢查手段的限製而難以得到正確診..
[詳細]
小腸鏡
br>
可縮短檢查時間的螺旋式小腸鏡
2008年,螺旋式小腸鏡(SE)問世。SE隻是匹配雙氣囊小腸鏡(DBE)或單氣囊小腸鏡(SBE)的螺旋外套管,其臨床意義在於提高插鏡速度,縮短檢查時間。..
[詳細]
br>
雙氣囊小腸鏡:探索消化道檢查的“盲區”
雙氣囊小腸鏡(DBE)由山本博德發明並首先用於臨床,於2003年推向市場。該裝置是在長200 cm的鏡身前端配有可裝卸的氣囊,另外配備長145 cm的外套管,外套管的前端也有氣囊,有氣泵通過兩個導管分別與兩個氣囊相連(圖1)。..
[詳細]
br>
可單人操作的單氣囊小腸鏡
單氣囊小腸鏡(SBE)由雙氣囊小腸鏡(DBE)改進而來,其去掉了鏡端的一個氣囊,僅保留外套管氣囊(圖1)。SBE鏡端可曲度及視角範圍明顯增加,操作更簡便。DBE通過氣囊固定腸腔,而SBE通過鏡身前端成角勾住腸管,有操作上的優勢,且不必配備專門的主機,還能實現窄帶成像、自發熒光成像等特殊光源下的觀察及..
[詳細]
病例
br>
小腸出血的內鏡下診治
患者男性,25歲,主因“黑色素沉著20餘年,腹痛、腹脹、間斷黑便1年”來我院就診。患者1歲時發現口唇有黑色素沉著,隨年齡增長色素斑增多、顏色加深,並逐漸出現指、趾部黑色素斑。11歲時,患者出現腹痛、腹脹、排便排氣停止等腸梗阻症狀,在當地醫院行開腹手術治療,術中發現為小腸多發息肉引起的腸套疊,切除套疊部位的息肉及部分小腸後,上述症狀緩解。..
[詳細]
br>
小腸疾病的內鏡診療進展(六)小腸出血的病因分析1
患者女性,18歲,主因“間斷腹瀉、腹痛1年餘,反複黑便1個月”就診。病理診斷:小腸憩室及異位胰腺。..
[詳細]
br>
小腸疾病的內鏡診療進展(六)小腸出血的病因分析2
患者男性,58歲,黑便5天入院。入院後急診胃鏡檢查未見出血性病變,結腸鏡檢查顯示腸腔內大量暗紅色血水和血凝塊瀦留,較多鮮紅色血水自回盲瓣和回腸末端流出,反複衝洗後未見出血性病變。..
[詳細]
br>
小腸疾病的內鏡診療進展(六)小腸出血的病因分析3
患者男性,65歲,間斷排暗紅色糊狀便10年,有時可自止,胃鏡、結腸鏡檢查未見明確出血病灶,近日再排暗紅色糊狀血便3天,伴頭暈、心悸,乏力、出汗,無腹痛及惡心嘔吐。既往有高血壓病史,口服降壓藥控製血壓穩定,否認阿司匹林及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服用史。..
[詳細]
br>
小腸疾病的內鏡診療進展(六)小腸出血的病因分析6例
患者女性,無誘因腹痛伴腹瀉、血便,無發熱,嘔吐,否認外傷史,否認藥物服用史。查體:生命體征平穩,腸鳴音減弱,結腸鏡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小腸鏡檢查見回腸黏膜彌漫性充血水腫,黏膜表麵滲血,未見明顯腸腔狹窄(圖1)。血管造影未見明確的血栓形成。臨床診斷:急性出血壞死性小腸炎。..
[詳細]
相關報道
· 我國小腸內鏡診斷技術呈跨越式發展
· 國產膠囊內鏡技術性能驕人
· 兩項技術改進提高小腸內鏡診斷率
· 氣囊式小腸鏡:選擇單氣囊還是雙氣囊?
· 雙氣囊小腸鏡可診斷小腸活動性CD
· 螺旋式小腸鏡
· ASGE年度繼續教育課程:內鏡
· 消化內鏡研究年度進展
· 小腸內鏡檢查的現在進行時
主頁
| 廣告條款 |
法律顧問
|
聯係我們
|
版權聲明
|
關於我們
|
誠聘英才
|
copyright©中國醫學論壇報 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複製、轉載或鏡像 京ICP證040853號
互聯網醫療保健信息服務審核同意書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