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RA治療方案從“下台階”到“上台階”

作者:施桂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8-07-31

  20年前,美國學者提出的“下台階”(step-down)方案是大家熟知和應用至今的,即對早期類風濕關節炎(RA)患者,為及時控製症狀和防止關節損傷,積極聯合幾種藥物同時使用,如一種非類固醇類抗炎藥(NSAID)或糖皮質激素,加甲氨蝶呤和一至兩種緩解病情抗風濕藥(DMARDs)。治療幾個月使患者病情改善後再逐漸減量或停用某種藥物,最後以一兩種DMARDs長期維持。

  近年,許多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早期RA的緩解是可實現的治療目標。但是,在日常臨床工作中這一目標是否可以實現在本次EULAR會議上,荷蘭醫師庫波(Kuper)的回答是“可以實現的”。她的結論來自正在進行的一項對新發病RA患者的前瞻性研究。該研究結果表明,嚴格掌握“上台階”(step-up)DMARDs方案,在日常臨床實踐中可使早期RA緩解。

  上台階DMARDs方案是,RA患者確診後,開始以甲氨蝶呤15 mg/周,並逐漸增至25 mg/周,維持8周。如在12周時尚未緩解則加柳氮磺吡啶2.0 g/d或3.0 g/d,維持至20周。如到24周仍未緩解則加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阿達木單抗 (或英夫利西單抗/依那西普),並依病情調整藥量。在此期間患者可繼續用NSAID,或潑尼鬆龍10 mg/d,及關節腔糖皮質激素。

  在169例平均病程16周、疾病活動性評分(DAS)28 >3.2的RA患者中,按該方案治療的結果顯示,緩解率在第8周為15.5%,12周和20周分別升至22.2%和30.7%,48~52周達51.0%。估計第一次平均緩解時間為25周。

  庫波認為,該研究的意義在於證實在日常臨床工作中,對新近發病的RA用上台階DMARDs方案,有可能達到高臨床緩解率。但這僅是該方案的第一個證據。

  本人認為,對比下和上台階方案確有較大差異,如前者推出時尚無TNF拮抗劑,後者則利用了TNF拮抗劑的快速療效;甲氨蝶呤的起始和維持量在前者均明顯低於後者;前者推薦選用多種DMARDs(如金製劑、青黴胺、氯喹和柳氮磺吡啶),後者僅限柳氮磺吡啶(對磺胺過敏者應做何選擇)。

  總之,由於下和上台階方案尚無對照資料,目前無法判斷兩者對早期RA的療效和安全性有何差異。不過無論如何,上台階方案有新意,而下台階方案是行之有效和不可取代的,尤其對發展中國家和低收入患者。

關鍵字:抗風濕藥,非類固醇類抗炎藥,類風濕關節炎,NSAID,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