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德州大學西南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表於10月版的Cancer Research雜誌的研究報告稱將藥物BEZ235和低劑量輻射(low-dose radiation)結合能夠阻斷PI3K蛋白的活性。研究人員將這種新的治療方法應用到移植人類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的老鼠上,發現用BEZ235藥物治療過的小鼠和未用藥治療的老鼠相比,前者的腫瘤出現明顯縮小。而將BEZ235與放射性治療相結合,發現這種方法可以使腫瘤完全消失。
NSCL癌細胞內在K-RAS基因上攜帶多個突變,而K-RAS突變體能夠激活調節腫瘤生長的信號蛋白(signaling proteins),PI3K即為其中一種蛋白,PI3K蛋白可修複腫瘤細胞的DNA損傷。因此研究人員認為PI3K可作為一種潛在的抗癌藥物及靶標。目前,臨床試驗中所使用的藥物BEZ235就是以PI3K和另一種信號蛋白mTOR為腫瘤治療靶標。
在開始測試BEZ235單獨使用的有效性實驗中,研究人員發現該藥物不但能夠抑製活體培養肺癌細胞的增殖,還能抑製患肺癌老鼠的腫瘤生長。
隨後,研究人員將經BEZ235處理過的癌細胞置於低劑量輻射中,這種低劑量輻射隻會使細胞內DNA出現斷裂但不會影響細胞生存,當DNA出現損傷後,癌細胞可通過PI3K信號通路進行修複。研究人員發現,當BEZ235阻斷PI3K信號蛋白,MSCL腫瘤細胞逐漸凋亡。
研究人員稱,該實驗的下一步將是在臨床上利用BEZ235或類似藥物治療NSCL腫瘤患者。
(Cancer Research 69, 7644, October 1, 2009.doi: 10.1158/0008-5472.CAN-0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