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R年會“點映”風濕病三大指南

作者:鄭桂香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11-16

  2011年11月7-8日,在美國風濕病學會(ACR)年會上,報告了狼瘡性腎炎指南以及痛風指南,這是ACR在這兩個領域推出的首部指南。

RA治療推薦意見

inserted image

  此次報告的新推薦意見是在2008年版指南基礎上,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RA)的改變病情抗風濕藥(DMARD)及生物製劑的推薦意見進行了更新。

  新推薦中增加了Tocilizumab、Golimumab和Certolizumab三種新藥;加藥和換藥推薦重點關注腫瘤壞死因子(TNF)拮抗劑與不同作用機製的生物製劑間的轉換;此外,還深入討論了RA患者疫苗接種問題及高危患者生物製劑的應用。

  新推薦意見強調,對早期(病程<6個月)和已確診RA(病程≥6個月)患者,以疾病緩解或降低疾病活動度為治療目標。提示預後不良的臨床指標包括:① 關節外疾病如血管炎、RA相關肺病等;② 影像學顯示骨侵蝕;③ 功能受限、類風濕因子(RF)陽性和(或)抗血清環瓜氨酸肽(CCP)抗體陽性。

已確診RA加藥與換藥推薦意見

inserted image

DMARD治療和DMARD間換藥適應證DMARD單藥治療3~6個月後疾病活動性降低,加用甲氨蝶呤(MTX)或來氟米特(LEF);MTX治療3個月後疾病處於中度活動性,加用或換用另一種非MTX DMARD。

在DMARD基礎上加用生物製劑的時機MTX單藥或DMARD聯合治療3-6個月後,疾病活動性降低和預後不良,加或換用一種抗TNF生物製劑;MTX單藥或DMARD聯合治療3個月後,疾病至少處於中度活動性,加或換用一種抗TNF生物製劑,或加或換用Abatacept或利妥昔單抗(對從未用過抗TNF生物製劑患者)。

生物製劑之間換用的時機抗TNF生物製劑治療失敗3個月後疾病至少處於中度活動期,換用另一種抗TNF或非TNF生物製劑;非TNF生物製劑治療失敗6個月後疾病至少處於中度活動期,換用抗TNF生物製劑。

因藥物不良事件需換用另一種生物製劑對於因非嚴重不良事件導致抗TNF生物製劑治療失敗後疾病至少處於中度活動期的患者,換用另一種抗TNF或非TNF生物製劑;對於因不良事件致非TNF生物製劑治療失敗後疾病至少處於中度活動期的患者,換用抗TNF生物製劑。

高危人群中應用生物製劑的推薦意見

合並惡性腫瘤RA患者(證據級別大多為C) 對於5年前接受過治療的實體腫瘤或非黑色素瘤皮膚癌患者,推薦任何生物製劑;對於5年內接受過治療的實體腫瘤或非黑色素瘤皮膚癌、5年前接受過治療的黑色素瘤及接受過治療的淋巴細胞增生性惡性腫瘤患者,均推薦利妥昔單抗。

合並肝炎RA患者(證據級別大多為C) 對於有急性乙肝病史、抗核心抗體陽性患者,推薦Abatacept;對於 丙型肝炎(治療過或未治療)患者,推薦Etanerept;對於未治療過的慢性乙肝或Child-Pugh分級B級以上的治療過的慢性乙肝患者,推薦任何生物製劑。

合並充血性心衰RA患者紐約心髒病學會(NYHA)分級Ⅲ-Ⅳ級以及射血分數≤50%的RA患者,建議不采用抗TNF生物製劑。

■專家現場點評

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張卓莉教授:1996年ACR推出首部RA推薦意見,並於2002年、2008年進行兩次修訂。此次報告的推薦意見將於2012年正式公布,可以看出更新速度越來越快。

  新的推薦意見根據病程及是否有預後不良因素對RA進行了分類,根據不同情況給出不同推薦意見。更新之處主要體現於對生物製劑的推薦意見,增加了幾種生物製劑,這幾種生物製劑都未在國內上市,因此相關推薦意見對國內醫師參考價值不大。值得我們關注的是,新指南從安全性角度對生物製劑的應用進行了細化,如在合並肝炎、結核、腫瘤及心衰患者中,生物製劑如何應用都有具體的推薦,這也歸功於近年來相關研究證據的增多。

  新版指南不足之處在於,① 其中許多證據級別是C級,因此尚不能稱之為指南,隻能說是推薦意見,僅供臨床參考;② 根據不同變量,RA可能有成百上千種不同的臨床情況,而在此次更新的推薦意見中,專家組將這些臨床情況進行了高度概括和濃縮,我們在理解指南時要意識到這一點,在臨床工作中還是要強調個體化;③ 臨床上有相當比例的RA患者應用激素,但此次報告中沒有提出糖皮質激素的應用推薦意見,不知最終版本是否會涉及。

狼瘡性腎炎指南

  指南內容涉及監測、治療和患者管理。參與製定者包括風濕病、腎髒病及病理科專家。

腎活檢在監測方麵,指南推薦,所有有疾病活動性臨床證據、未接受過治療的患者均應接受腎活檢,除非有明確禁忌證,並根據目前國際腎髒病學會/腎髒病理學會(ISN/RPS)分類標準,對腎活檢結果進行分類(證據級別為C),根據分類采取治療策略。

輔助治療指南向所有患者推薦輔助治療,羥氯喹的證據級別為C;當患者24小時蛋白尿定量≥0.5 g時,推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或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證據級別為A;應將血壓維持於≤130/80 mmHg,證據級別為A;當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 mg/dl時,應用他汀類藥物,證據級別為C;對有生育要求的女性患者予妊娠相關建議。

治療流程指南對不同類型患者均給出了治療流程推薦,並提醒醫師關注治療相關毒性,無論激素、嗎替麥考酚酯、環磷酰胺、硫唑嘌呤或利妥昔單抗,均可能導致嚴重不良事件,尤其在長期應用時。

痛風治療指南

  此指南推薦意見包括痛風關節炎急性發作、高尿酸血症、預防痛風發作及慢性痛風石關節病的藥物和非藥物治療。指南主要研究者、加利福尼亞大學特克爾陶布(Terkeltaub)教授說,該指南適合各國風濕科及其他專業醫師參考。痛風患者在開始藥物或非藥物治療前,應接受臨床評估。

  更多精彩報告,請點擊專題報道

關鍵字:RA,狼瘡性腎炎,痛風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