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顳部痛,伴發熱、乏力

作者:北京協和醫院普通內科 嚴雪敏 範洪偉 曾學軍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11-27

病例摘要

  患者女,68歲,因“間斷右顳部痛,伴發熱、乏力、消瘦1個月餘”入院。

  患者1個多月前受涼後出現右顳側局限性、陣發性、搏動性痛,伴同側頭皮觸痛。當地醫院行頭顱CT、MRI等檢查未發現明顯異常,對症處理(具體不詳)後症狀緩解。此後患者漸出現發熱,體溫37.8℃~39℃,傍晚明顯,自覺與右顳側痛相關,伴盜汗,無畏寒、咳嗽、咳痰、尿頻、尿急、尿痛等不適,抗生素治療無效。病人漸出現全身乏力、雙膝關節痛,翻身費力,不能自行蹲下站起。2周來右顳側頭痛範圍擴大為全頭部,性質同前,咀嚼費力。右顳側動脈呈硬條索狀,觸痛明顯,不伴視力、聽力改變。外院予尼美舒利(0.5 g bid.)治療後病人發熱、頭痛症狀緩解,但仍有肌無力。為進一步診治於2004年4月入院。

  發病以來患者雙手活動正常,體重下降5 kg。否認光過敏、麵部紅斑、脫發、口腔潰瘍、雷諾現象等病史。既往史、個人婚育史、家族史無特殊。

  入院查體 T 37℃,BP 130/75 mmHg, 體弱,輪椅入室,蹣跚步態。雙顳動脈條索狀、觸硬,右側明顯,無明顯壓痛(正在服非類固醇類抗炎藥)。頸部血管雜音(-)。心、肺查體無異常。腹軟,無壓痛,未聞及血管雜音。各關節無腫脹及活動障礙。雙上肢肌力V-級,肌張力正常。雙下肢股四頭肌肌力III級。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入院診斷:顳部頭痛、發熱原因待查巨細胞動脈炎(GCA)可能性大。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WBC(8.39~10.31)×109/L,N(75~80)%,RBC(3.39~3.77)×1012/L,Hb(100~116) g/L,PLt (471~306)×109/L;尿常規正常;尿沉渣:RBC 2~4/HP,WBC 2~4/HP;糞常規+潛血(-);血白蛋白(Alb) (2.9~3.7)g/dl,餘肝、腎功能正常;血沉(ESR)103 mm/第1h末,C-反應蛋白(CRP)5.93 mg/dl; 凝血酶原時間(PT)12.1秒,PT%正常,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1.05,纖維蛋白原(Fbg) 812 mg/dl,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28.8秒;抗可提取性核抗原(ENA)、抗核抗體(ANA)、抗雙鏈DNA抗體(dsDNA)、抗心磷脂抗體 (ACL)均(-);抗中性粒細胞胞漿抗體(ANCA)1∶40(弱陽性),Ig係列正常; 快速血漿反應素(RPR)、HIV-Ab、乙肝五項、HCV-Ab(-);腹、盆腔B超(-)。頸椎正側位片:頸椎生理曲度較直,C5-7椎體呈唇樣骨質增生,前縱韌帶鈣化,C5-6、C6-7椎間隙變窄。考慮頸椎病。眼科會診:考慮家族遺傳性玻璃膜疣可能性大,與全身病變關聯不大。

病例討論

  本病例有以下特點:(1)老年女性,急性起病。(2)右顳部痛,頭皮觸痛,伴發熱,漸出現四肢肌肉無力和咀嚼費力,但不伴明顯視力改變。(3)查體發現雙側顳動脈呈條索狀,右側更明顯,四肢肌力減弱,近端肌肉無壓痛。(4)血沉增快、CRP增加,ANA、抗ENA、抗dsDNA(-),ANCA 1∶40。根據上述臨床特點考慮診斷為巨細胞動脈炎(GCA)合並風濕性多肌痛(PMR)。

  目前國際上普遍認為GCA為老年病,女性多見,病因不詳,感染可能是誘因,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上升。如瑞典一份調查顯示一般人群GCA發病率為6.7/10萬,50歲以上人群發病率則高達18.3/10萬。其典型症狀有:頭痛、咀嚼費力、多發肌痛及視力改變。

  美國風濕病學會(ACR)關於GCA的分類標準是:(1)年齡>50歲;(2)新發頭痛;(3)顳動脈異常改變,排除動脈粥樣硬化;(4)ESR≥50 mm/h;(5)動脈活檢異常,病理顯示動脈炎症,有大量單核細胞浸潤和肉芽腫性炎症,通常含有多核巨細胞;為節段性、非特異性肉芽腫性改變。高倍鏡下觀血管內彈力層不完整,有淋巴細胞、漿細胞、多核巨細胞浸潤。可以累及大動脈。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約3/5可診斷GCA。該分類標準敏感性達93.5%,特異性91.2%。確診需依據病理,且除外以下疾病:(1)動脈粥樣硬化(尤為頸動脈);(2)結締組織病:肌炎、類風濕性關節炎、係統性紅斑狼瘡、大動脈炎等;(3)感染:感染性心內膜炎、結核等;(4)腫瘤:惡性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5)甲狀腺肌病等。

  通常取顳淺動脈做病理檢查,因為顳淺動脈為頭皮淺動脈,頭部血運豐富,活檢後影響不大。其次顳淺動脈多為病變動脈,往往已經閉塞無血運,活檢後對血供影響小。顳動脈活檢長度要足夠長。

診斷 巨細胞動脈炎(GCA)合並風濕性多肌痛(PMR)。

  本例患者68歲,病史1個月餘;新近出現顳部疼痛;右顳動脈條索狀改變(圖1),觸痛,搏動減弱;WBC、 PLt、CRP等炎症指標升高;ESR增快。基本符合GCA診斷標準。繼行顳動脈活檢明確診斷:血管內膜增厚,中膜可見淋巴細胞浸潤及多核巨細胞,符合巨細胞動脈炎(圖2~3)。

  圖1 顳動脈條索狀改變     圖2 血管橫斷麵:血管內膜增厚 圖3 高倍鏡下:血管中膜淋巴細胞浸潤 

  GCA有3個特點:係統性、異質性、臨床譜廣。從主動脈弓發出的動脈分支均可受累,故臨床如遇到以下10種症狀(表1)時應高度警惕GCA!

  GCA為廣泛性動脈炎,主要累及大、中動脈,以頸動脈分支常見,如顳淺動脈、椎動脈、眼動脈和後睫動脈,其次為頸內、頸外動脈。約10%~15%大動脈受累,可形成主動脈瘤或主動脈夾層,而肺、腎、脾動脈較少累及。其中GCA累及單側顳動脈者約占70%~80%,雙側達90%。

  GCA患者33%~50%有眼部症狀,包括視物模糊、眼痛、複視、一過性或突然視力障礙等,其中視力突然喪失常預示有失明的危險。一過性的黑朦或複視者約占40%~50%,其中10%~60%的患者為永久性病變。50%的患者單眼受累,另50%患者雙眼受累。視力損害的常見原因為前部缺血視神經病變(AION,91%),眼科檢查往往可見視盤水腫、小片出血;視野檢查見下方、鼻下束狀缺損、中心暗點等;其他異常表現包括後部缺血視神經病變(PION)、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CRAO),視網膜動脈分支阻塞,脈絡膜缺血、複視、上瞼下垂、眼球震顫、核間性眼肌麻痹及瞳孔異常等。

  GCA所致視力改變是眼科急症,不及時治療發展到對側眼的比例很高,而且在幾小時或幾天內視力損害常常到失明的地步且不可逆!故對於50歲以上患者,突然出現視力下降伴頭痛等症狀,眼底檢查及視野檢查符合AION者,應高度懷疑GCA。老年人有AION、PION、一過性黑朦,間隙性複視、CRAO、睫網動脈阻塞時必須想到GCA。老年人患球後視神經病變,不要輕易診斷為球後視神經炎(多見於年輕人),均應進一步檢查以明確。

  治療上首選大劑量糖皮質激素,隻要懷疑為GCA引起視力改變的患者, 應立即使用大劑量激素,不必等待活檢結果!活檢可在治療後兩周內進行。激素須足量應用,漸減量,不宜過早減量或停用,一般1年內可減到生理劑量,副作用較少。出現副作用與年齡及超大劑量使用糖皮質激素有關。推薦劑量為:甲潑尼龍 250 mg Q6h靜滴×3d後改為潑尼鬆龍 80 mg/d或1 mg/kg/d ×4~6周,之後每月可根據病情酌減10 mg/d;但有學者認為急性期僅需口服大劑量激素,不必靜脈用藥。我院推薦劑量:初始1~2 mg/kg/d(120~140 mg/日,首先靜脈用藥,後口服治療),後酌減。持續治療1~2年,防止複發。激素減量與係統症狀無關,應依照ESR及CRP的改變調整劑量。大劑量激素治療時需注意消化性潰瘍的預防及補充鈣及維生素D。糖皮質激素抵抗的患者可選用環孢素-硫唑嘌呤或環孢素-甲氨蝶呤(MTX)治療。

  是否應用免疫抑製劑?目前無明確指南,國內多聯合應用(MTX或環磷酰胺)。但2002年國際係統性血管炎研究網絡公布了一項為期4年的多中心、隨機、對照、雙盲臨床試驗研究結果:98例GCA病人,隨機分為2組,分別接受皮質激素+安慰劑或激素+MTX。結果發現,聯合用藥並不減少複發率,且不減少激素累計使用量及毒性。Spiera等也認為聯合使用MTX不能減少糖皮質激素用量。故部分醫師推薦對一般病例僅用激素,對難治性、減量複發、激素依賴的患者可加用免疫抑製劑,常用MTX。複發的高危因素有:高齡、女性、ESR增快、激素減量過快等。另外Ruegg等認為,對GCA所致雙側椎動脈阻塞患者應加大抗炎和免疫抑製治療,推薦激素聯合環磷酰胺(CTX)治療。

  此外非類固醇類抗炎藥如吲哚美辛等可改善發熱、疼痛等症狀,可適當應用。Nesher等認為,小劑量的阿司匹林對減少失明及腦梗塞發生率有益。

  該病預後相對良好,但眼底有炎症滲出者視力不易恢複,預後較差。

  理論上GCA是臨床上最常見的血管炎,但至今我院僅確診9例,主要是對該病認識不夠。對老年人的大中動脈缺血性疾病、不明原因發熱、ESR升高及肌痛,應想到GCA的可能;對部分關節腫痛病例,亦應引起重視。

  PMR與GCA關係不明,常常並存,有學者認為前者是後者的前期表現,部分PMR患者可進展為GCA,約40% GCA患者也可出現PMR。迄今仍主要依靠患者主訴、症狀、體征及血清學炎性反應標誌物綜合診斷,無特異性檢查確診。一般小劑量激素(15~20 mg/日)可顯著改善病人的症狀。

點評

  臨床上巨細胞動脈炎(GCA)並不少見,但確診率很低,在本文中作者力圖回答下列問題:GCA的臨床表現不特異,如何從患者不特異的症狀中發現GCA?GCA嚴重的並發症之一是視力損害,應如何處理?以及GCA的治療。(劉曉紅)

關鍵字:巨細胞動脈炎(GCA),風濕性多肌痛(PMR),發熱,間斷右顳部痛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