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AR專注亞太風濕病研究

作者:記者 張致媛根據對栗占國教授采訪整理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8-11

  關鍵詞1 規模 

  APLAR成員覆蓋31個國家。本次會議參會人員達2600餘名,除APLAR成員外,還有許多歐洲抗風濕病聯盟(EULAR)和美國風濕病學會(ACR)成員前來參會。我國參會人數及大會發言人數最多,這也充分證明了我國在亞太地區風濕病研究領域占有重要地位。 

  關鍵詞2 基礎研究 

  本次會議有許多重要基礎研究結果公布。風濕病遺傳學研究為重要進展,研究者發現了與某些疾病相關的基因,包括類風濕關節炎(RA)、係統性紅斑狼瘡(SLE)、骨關節炎(OA)和強直性脊柱炎相關基因。研究者亦關注於分子與疾病的相關性、骨形成和骨破壞相關因子、不同細胞信號通路等內容。 

  風濕病相關基礎研究使研究者對疾病的發病機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為疾病的進一步診斷和免疫幹預提供了依據。 

  關鍵詞3 臨床研究 

  本次會議關於風濕病治療策略的內容有以下特點。首先治療目標更高,醫師對風濕病的治療,不再滿足於症狀改善,而將緩解作為最終目標。其次治療更規範,醫師基於指南和專家共識的推薦、根據治療目標采取相應措施,更注重規範化治療。最後治療策略也有所改進,醫師更強調早期、積極、個性化治療。 

  在藥物治療方麵,研究者亦關注兩大領域。一是新藥的發現,如生物製劑和幹擾信號通路的小分子藥物等;另一方麵就是老藥新用,包括金製劑、抗瘧藥、秋水仙堿等。 

  關鍵詞4 亞太特色 

  亞太地區的風濕病治療不同於歐美,具有以下特色:① 藥物治療方案不同 對於亞太地區患者,甲氨蝶呤(MTX)、黴酚酸酯、環磷酰胺等藥物劑量均不同於歐美;② 生物製劑使用不均衡 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國家對生物製劑的應用經驗較多,而在我國其應用尚處於起步階段,目前應用劑量偏小、療程偏短;③ 合並症較多 我國合並肝炎、結核的患者多見,亞太地區醫師對合並其他疾病的風濕病藥物治療經驗豐富;④ 指南有差異 亞太地區與西方國家的指南內容不同,亞太地區各國間亦有差異,主要表現在藥物劑量、給藥方法、適應證的掌握等。 

  關鍵詞5 未來發展 

  APLAR將製定適用於亞太地區不同風濕病患者的指南,目前正在討論中。另外,APLAR還將針對其成員設立一些基金和項目以鼓勵科研工作的開展。 

  APLAR目前發起了一項名為“Every Day Count”的項目,目的為通過對醫師、患者和政府的教育,改善亞太地區RA的診斷和治療。

關鍵字:APLAR,亞太,風濕,特色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