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羥氯喹治療對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血清促炎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作者:August 來源:MedSci 日期:23-02-09

係統性紅斑狼瘡 (SLE) 是一種慢性係統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自身抗體、免疫複合物和炎症可損害多個器官係統。係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機製涉及免疫、遺傳和環境因素的複雜相互作用,一些研究已經確定了幾種促炎細胞因子水平與SLE疾病活動度與特定臨床表現之間的關聯。據報道,幹擾素 (IFN) 和 IFN 誘導的趨化因子的水平與疾病活動度相關,通過疾病活動度指數(例如紅細胞沉降率和抗 dsDNA 抗體滴度)來衡量。其他顯示與SLE疾病活動相關的促炎細胞因子包括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白細胞介素(IL)-6、IL-8、IL-10和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

據報道,HCQ治療對 SLE 患者的幹擾素有調節作用。然而,關於HCQ對炎性細胞因子影響的報道很少,並且對HCQ額外用於通過常規治療維持LDA的SLE患者時對生物標誌物的影響知之甚少。在此研究中,研究了附加HCQ對接受免疫抑製劑的SLELDA患者促炎細胞因子水平的影響。

在口服HCQ治療前和治療後3個月立即測量腫瘤壞死因子(TNF)-α,白細胞介素(IL)-2,IL-6,IL-8,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A,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MCP-1),巨噬細胞炎性蛋白-1α(MIP-1α)和白細胞介素1受體拮抗劑(IL-1ra)的血清水平。在參與研究的51名患者中,HCQ治療導致血清TNF-α,IL-6,IL-8,VEGF-A,IL-1ra和IL-2水平顯著降低(p < 0.0001;p = 0.0006;p = 0.0460,p = 0.0177;p <0.0001;p = 0.0282)和MIP-1α水平降低(但不顯著)(p = 0.0746)。HCQ給藥前後血清MCP-1水平未觀察到顯著變化(p = 0.1402)。此研究結果表明,即使在疾病活動度低的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附加HCQ治療也能調節促炎細胞因子的表達。

羥氯喹治療前後的血清細胞因子水平:

總之,研究者發現附加HCQ治療降低了SLELDA患者幾種促炎細胞因子的血清水平。其研究結果表明,附加HCQ治療可能會降低SLE患者的促炎細胞因子表達。需要長期前瞻性研究來闡明附加HCQ治療引起的促炎細胞因子調節是否與改善SLE預後或預防複發有關。

參考文獻:Wakiya R, Ueeda K, Nakashima S, Shimada H, Kameda T, Mansour MMF, Kato M, Miyagi T, Sugihara K, Mizusaki M, Mino R, Kadowaki N, Dobashi H. Effect of add-on hydroxychloroquine therapy on serum pro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ci Rep. 2022 Jun 17;12(1):10175. doi: 10.1038/s41598-022-14571-6. PMID: 35715525; PMCID: PMC9205904.

關鍵字:HCQ,SLE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