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痛風患者,或多或少都應該聽過“痛風石”的大名,網上那些恐怖的圖片可不是一般人敢去看的,更別提身邊可能就有這樣的情況發生。
痛風石是痛風的晚期表現,對於是否需要手術切除的問題很多患者都感到疑惑,為了讓大家更加了解痛風石的相關知識。
痛風石是怎麼形成的?
痛風石,又叫痛風結節,是由於嘌呤代謝障礙導致血尿酸升高,尿酸鹽形成結晶沉積於軟組織形成的結節腫,可分布於全身各部位。由於質地偏硬,形狀與圓形石子相似而得名。
痛風石的形成和血尿酸高低呈現正相關的關係,血尿酸水平越高, 持續時間越長,形成痛風石的幾率越大。
臨床研究表明:血尿酸在535.32umol/L以上時,50%的痛風患者可產生痛風石;在未經規範治療的情況下,有70%的痛風患者在痛風首次發作後20年內會出現痛風石。
痛風石的危害
痛風石在人體內相當於一個巨大的尿酸鹽倉庫,能夠持續不斷的向血液裏釋放尿酸鹽,增加患者的腎髒負擔,嚴重的可導致患者腎功能不全。
數據顯示:痛風人群中尿酸性腎結石病的發病率為15%~22%,而普通人群腎結石的發病率約為2%~5%。
此外,如果痛風石長期不治愈,可引起結締組織增生和軟組織破壞,造成關節活動能力受限、畸形、合並皮膚潰瘍和感染等,嚴重時甚至需要截肢,給患者的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傷害。
痛風石需不需要手術切除?
對於症狀比較嚴重的患者,可以考慮采用手術切除的治療方法,除了改善患者肢體功能和外觀外,還可以減少痛風石庫的儲存量,從而降低體內尿酸總量,以免高尿酸進一步加重對身體重要器官的損害。
以下幾種情況,可考慮手術治療:
①痛風石體積巨大且破潰開放,為防止繼發感染的;
② 經保守治療沒有改善,且影響骨關節功能,給生活帶來不便的;③ 存在肌腱內,有明顯疼痛症狀的;④ 痛風石病灶破壞骨質致使局部骨折的;⑤ 痛風石造成神經壓迫,症狀明顯的。
缺點:
采用手術切除的治療方法,隻能夠清除身體局部的痛風石,且術後並發症多,往往有切除部位皮膚愈合不良、壞死,部分患者術後結果較術前更差等風險。
此外,痛風在本質上屬於代謝類疾病,手術治療並不能從根本上治愈痛風,如果患者術後仍未采取強有力的降尿酸治療措施,那麼隻要尿酸繼續升高,還會再次產生新的痛風石。
對於痛風患者來說,治療痛風石的關鍵還是在於長期口服藥物降尿酸治療,使血清尿酸水平長期達標。
2020年美國風濕病學會指南指出,通過服用降尿酸藥物將血尿酸控製在300umol/L以下,並保持在這個範圍內,可以更加安全的加快痛風石溶解。
中醫療法
中醫學認為,痛風屬“痹證”範疇,痛風石的形成是因為痛風患者日久不愈,氣血運行不暢,導致濕濁內聚,附於骨節,形成的痰核,是疾病過程中的一種臨床表現與轉歸。
因此,治療痛風石可采取消痰軟堅、活血化瘀、破結開瘀、通絡止痛等治法,比較常用的有針灸療法、推拿療法、中藥外敷等。
1針灸療法
針刺法可疏通經絡、調和陰陽、扶正祛邪;灸法可以溫經散寒、消癥散結,都有利於痛風石的治療。
2推拿療法
中醫推拿有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滑利關節的作用,有助於加速尿酸鹽結晶溶解。
3中藥外敷
中藥外敷可直接作用於患處,便於吸收,以達到清熱消腫、斂瘡生肌的功效,更有助於幫助破潰傷口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