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濕關節炎常見誤區

作者:佚名 來源:風濕康複 日期:17-09-04

隨著現代醫學科學的發展,醫生對類風濕關節炎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以及新型治療藥物尤其是生物製劑的問世,極大地改善了這種疾病的預後,使類風濕關節炎獲得完全緩解(即治愈)成為可能。但國內有許多患者因為在思想認識上存在誤區,沒有接受積極的、正規的治療,最後發生關節畸形。而且我們在日常工作中發現,文化程度較高的患者因為“一知半解”更容易發生關節畸形,令人非常痛心。

誤區一“藥物有毒”。

針對患者體內的免疫紊亂,醫生常常用“甲氨蝶呤”、“來氟米特”等抑製異常免疫反應,但部分患者讀了藥品說明書後就不敢服用或擅自減量,尤其不敢服用甲氨蝶呤因為它原來是抗腫瘤藥,過分擔心這些藥物會傷肝傷腎,而錯過治療機會。熟話說“是藥三分毒,無毒不是藥”,一個藥物在能夠用於臨床治病之前,需經過嚴格的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隻有治療效果好而毒副作用小的藥物才能通過審批。也就是說,隻有對絕大多數病人是安全有效的藥物才能用於治病,而且在治療過程中出現副作用的機率就象是買彩票中獎一樣,與大多數人無緣。如果能夠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其安全性是有保障的。

誤區二“西藥副作用大,中藥副作用小”。

這種認識也是不全麵的,值得警惕的是,一些江湖遊醫就是利用患者這種心理,以所謂祖傳秘方、偏方來迷惑患者,上當者甚多,結果是化了冤枉錢,還耽誤了疾病的治療。其實“凡藥皆有毒”,不論中藥、西藥都是如此,例如對類風濕關節炎有很好效果的雷公藤,雖然屬於中藥,其毒副作用甚至高於西藥甲氨蝶呤。相反,毒副作用特別低的中藥對類風濕關節炎的療效也很低。因此患者需謹記,利益與風險永遠是成正比的。

誤區三“拒絕止痛藥”。

因為關節裏麵有炎症,必然會出現關節疼痛,有部分患者認為“這點痛我掮得住”而拒絕服用消炎止痛藥,其實這類藥物不僅有止痛作用還有抗炎作用,對血沉和C反應蛋白等也有降低作用,因此在醫學上我們稱這類藥物為“非甾體類抗炎藥”,以區別於甾體類抗炎藥即糖皮質激素(大家俗稱為“激素”)。而且單純就止痛而言,對治療也是非常有幫助的,因為緩解關節疼痛有助於患者進行關節鍛煉從而保護關節功能。

誤區四“拒絕激素”。

這裏提到的“激素”準確而言是指糖皮質激素,如強的鬆、地塞米鬆。一部分患者過分擔心其副作用,另一部分患者則害怕“上癮”。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確實因為濫用強的鬆導致患者發生許多“得不償失”的不良反應。但許多證據表明小劑量激素(如每日服用強的鬆不超過2片)長期應用是“百利一弊”,即有利於快速控製關節炎症、防止關節變形,而無嚴重副作用。因此,對於一些關節症狀嚴重,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仍不能緩解症狀,或伴有明顯全身症狀或內髒器官受累時,仍需要采用激素治療,待病情得到有效控製後,再一點一點地緩慢減少強的鬆的用量,而不會“上癮”。患者不必“望激素而生畏”。

誤區五:老年人才會患類風濕關節炎。

不單是老年人,所有不同年齡的人包括兒童都會患類風濕關節炎,但主要是30-50歲的女性容易得。

誤區六:類風濕關節炎是因為在潮濕環境中生活、工作所致。

類風濕關節炎可發生在各種氣候環境中,主要是與免疫係統異常相關。在天氣環境發生改變時會引起免疫係統的應答改變,因而患者在天氣改變時候可能會覺得病情加重.

誤區七:關節痛患者類風濕因子陽性就可診斷類風濕關節炎,類風濕因子陰性就可排除類風濕關節炎。

類風濕因子並非類風濕關節炎的特異性診斷指標,除了類風濕關節炎外,其它一些常見的風濕病比如係統性紅斑狼瘡、幹燥綜合征等也常常出現,另外一些感染性疾病比如感染性心內膜炎,慢性肝炎等也可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甚至正常人也有4%陽性,因此,類風濕因子陽性者不一定就是類風濕關節炎。在類風濕關節炎中,類風濕因子陽性率為60%左右,所以類風濕因子陰性也不能排除類風濕關節炎。是否診斷類風濕關節炎一定要綜合患者的臨床症狀,不能僅憑類風濕因子。

因此,如果懷疑患了類風濕關節炎,應該到正規醫院的風濕病專科就診。類風濕關節炎是一種具破壞性的關節病,隻有積極用藥治療才有望控製病情,阻止發展,進而避免畸形和殘疾。治療藥物雖有毒副作用,但機率小,若將其風險與治療獲益相比,這是值得的,就如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是同樣道理。而且,通過及時複診,醫生可以在早期發現藥物副作用,采取適當措施而避免不良後果的發生。

關鍵字:類風濕關節炎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