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艾滋病病毒具有複雜的變異性,艾滋病疫苗研究異常艱難。人類對艾滋病疫苗的探索已經進行了20年,迄今為止全球僅有4個艾滋病疫苗進入了三期或二期b期臨床試驗,三個失敗,一個在泰國進行的RV144試驗獲得了總體保護率31%的結果。
在國家重大專項的支持下,我國科學家自主研製的艾滋病疫苗一期臨床取得預期效果,8月14日正式啟動二期臨床試驗,標誌著我國艾滋病疫苗研究有了重大進展。作為采用獨特方法構建艾滋病疫苗的首席科學家邵一鳴教授認為:“艾滋病疫苗是最硬的骨頭,目前世界各國都在爭分奪秒爭相研製艾滋病疫苗,在科學的指導下,我們的新技術路線值得嚐試。”
目前國際上已經嚐試了多種技術路線,邵一鳴表示:“我們不能放棄艾滋病疫苗的研究,不重複國外已有的路線。”他與國際上不敢用病毒載體的主流路線反其道而行之,利用我國老一輩科學家發明的用於消滅天花的複製型痘病毒為載體研製了艾滋病疫苗,獲得國際上少見的保護獼猴不受病毒感染的結果。在已結束的一期臨床試驗中證明,這個疫苗是安全的,接種者沒有任何嚴重的不良反應,且能夠產生抗HIV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
邵一鳴表示,科技創新本身就是高風險探索,艾滋病疫苗是世界性難題,誰也無法預知後果。我們用好納稅人的錢的策略是不重複外國人做過的東西,隻走自主創新的技術路線。該疫苗作為世界上第一個複製型病毒載體的艾滋病疫苗二期臨床試驗,是值得探索的。邵一鳴也有苦衷,在艾滋病疫苗研究領域,美國一年投入約8億美元,我國一年約投入1000萬美元;美歐研究室的一線科學家大都是我國及其他國家培養的經驗豐富的優秀博士後,而我們試驗室一線研究人員大都是經驗較少的在讀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