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障礙學組在京發布《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診治指南》(基層版)。中國睡眠研究會理事長、北京大學醫學部睡眠醫學中心主任韓芳教授表示,我國OSAHS治療設備多局限於大型醫院,公眾對打鼾盲目輕視,使得大量OSAHS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治療。提高基層醫生的診斷能力和宣教意識,是阻擋這一“睡眠殺手”的有力武器。
睡眠呼吸暫停是指患者在睡眠過程中口鼻氣流消失或明顯減弱,持續時間大於等於10秒。臨床上,患者表現為中重度打鼾,且鼾聲不均勻,自覺憋氣,甚至反複被憋醒。由於患者夜間反複發生呼吸暫停和低通氣,易造成慢性間歇性低氧,可引發一係列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加重2型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甚至出現夜間猝死。
《指南》指出,出現高度肥胖、頸部粗短,頑固性慢性咳嗽及咽炎,難治性糖尿病和胰島素抵抗等近30種症狀時,應當考慮患OSAHS的可能性。《指南》同時列出12個轉診指征,包括臨床上懷疑為OSAHS而不能確診者,難以解釋的白天低氧血症或紅細胞增多症,疑有肥胖低通氣綜合征,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夜間心絞痛,晨起口幹或頑固性慢性幹咳等。考慮到基層醫療條件,《指南》提出將初篩便攜式診斷儀作為基層醫療單位診斷OSAHS的主要手段。將控製體重列為治療的第一要素,並強調側臥位睡眠的治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