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科學聲明》

作者:何權瀛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9-02-12
睡眠呼吸障礙( SDB)包括睡眠呼吸暫停及低通氣,其主要特點是夜間睡眠過程中由於上呼吸道完全或部分阻塞,導致呼吸暫停、低通氣及睡眠結構異常,從而產生慢性間歇性低氧、二氧化碳(CO 2)瀦留、白天嗜睡、記憶力下降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不僅可引起缺氧、CO 2

  瀦留,還會引起或加重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胰島素抵抗及腦卒中。

  近期,美國心髒學會/美國心髒病學基金會(AHA/ACCF)聯合發表了《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科學聲明》(Circulation 2008, 118: 1080-1111),旨在促進臨床醫生全麵深刻地認識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之間的關係及治療現狀,並呼籲開展大規模研究。該聲明闡述了睡眠呼吸暫停與心血管疾病的密切關係,同時提出了相應的治療對策。

■相關定義

呼吸暫停:氣流停止時間>10秒

低通氣:呼吸氣流減少50%以上,每次持續時間>10秒,但未完全停止,通常伴有血氧飽和度降低(≥4%)

 呼吸暫停低通氣指數(AHI):全夜睡眠期平均每小時呼吸暫停和低通氣頻率,是呼吸暫停嚴重程度的測量指標

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和低通氣:睡眠時由於呼吸中樞對呼吸肌的驅動力完全或部分消失所致的呼吸暫停或低通氣

氧減飽和度:由呼吸暫停或低通氣所致的血氧飽和度降低

 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睡眠期間平均每小時呼吸暫停和低通氣至少10~15次,並出現睡眠呼吸暫停(SA)所致的臨床症狀,包括打鼾、睡眠不安、夜間陣發性呼吸困難、晨起頭痛、白天過度嗜睡

多導睡眠圖:對腦電圖、心電圖、肌電圖和呼吸功能進行多導電生理記錄,監測睡眠時呼吸紊亂情況

 NREM睡眠:非快速眼球運動睡眠或安靜睡眠

REM睡眠:快速眼球運動或激活睡眠,與肌張力遲緩、眼球快速運動和做夢有關

 覺醒:睡眠期間短暫覺醒,持續時間<10秒

OSA與心血管疾病

  現有數據表明心血管疾病患者中OSA患病率是無心血管疾病人群的2~3倍,OSA的症狀、體征、診斷及簡明治療方案見表1。

表1 OSA的症狀、體征、診斷及簡明治療方案

症狀、體征和危險因素 篩選和確診檢查 治療方案

  病理性打鼾

  被確證的呼吸暫停或氣喘

  肥胖和(或)頸圍增加

  過度嗜睡(兒童或心力衰竭者少見)

  其他症狀和體征包括男性,咽腔狹窄,血壓升高,晨起頭痛,性功能減退,行為異常(尤其是兒童)

  調查問卷

  動態心電圖

  夜間血氧監測

  家庭或門診無人看守多導睡眠儀

  住院有人看守多導睡眠儀

  體位療法

  減重

  避免使用酒精和鎮靜劑

  氣道正壓通氣

  口腔矯治器

  手術

  懸雍垂齶咽成形術

  扁桃體切除術

  氣管切開術

OSA與高血壓

  現已明確,OSA是原發性高血壓的獨立危險因素。估計30%的高血壓患者存在OSA。高血壓監測和管理國際聯合委員會也認為OSA是一種可識別的引發高血壓的重要原因。

治療OSA對高血壓的作用

  采用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治療OSA能顯著並迅速地降低睡眠時血壓和交感神經傳導衝動,但CPAP治療的長期作用還不明確。研究表明,CPAP對OSA患者血壓的影響是輕度的,且效果會有變化。OSA較嚴重、難以控製的高血壓以及CPAP治療依從性好的患者接受CPAP治療後血壓下降較明顯。對於難治性高血壓,CPAP、口腔矯正器更能有效緩解OSA,降低血壓。

治療高血壓對OSA的作用

  目前沒有證據表明有某種抗高血壓藥物能夠直接降低睡眠呼吸暫停的嚴重程度。

OSA與心力衰竭

  長期存在OSA可能導致左心室收縮功能障礙,可能有如下幾種病理機製:①清醒期和睡眠期交感神經衝動增強;②通過快速和緩慢方式增強左心室後負荷;③低氧繼發性增加右心室後負荷;④增加心肌梗死發生危險;⑤OSA患者心肌收縮功能儲備減少。

治療OSA對心力衰竭的作用

  減肥、忌飲酒及忌服用鎮靜藥等一般性措施可能會降低心力衰竭和OSA的嚴重程度。采用CPAP快速治療OSA可以消除反複低氧和降低夜間血壓及心率。觀察性數據表明,與合並OSA而未接受治療的心力衰竭患者比較,接受CPAP治療者病死率有降低趨勢。然而,CPAP治療OSA合並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可改善病死率,仍需隨機臨床試驗驗證。

治療心力衰竭對OSA的作用

  減少心力衰竭所致血容量增加和靜脈充血可能會降低OSA的嚴重程度,但是沒有係統性研究證實某種治療心力衰竭的特定藥物可直接影響OSA。

OSA與心律失常

  在OSA患者中心律失常很常見,且隨呼吸暫停事件次數增加和相關低氧血症嚴重性增加而增多。

治療OSA對心律失常的作用

  存在OSA且傳導功能正常的情況下,緩慢性心律失常一線治療應包括對OSA的治療。目前心律失常的患病率、嚴重程度和後果以及OSA治療作用的相關流行病學和長期幹預研究尚缺乏一致性結論。

  對於緩慢性心律失常,當不存在其他共存病時,呼吸暫停事件可能是主要病因。觀察性數據表明,未治療的OSA患者在房顫成功轉複後,1年內房顫複發風險為82%,約是OSA患者接受有效治療轉複後的兩倍。治療OSA可降低室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率和嚴重性,對OSA和收縮功能障礙患者進行為期1個月的隨機對照研究表明,行CPAP治療消除OSA後,室性早搏次數減少58%。

治療心律失常對OSA的作用

  初期報告表明,緩慢性心律失常置入起搏器者,心房超速起搏後OSA減少50%,然而後續研究未能重複上述結果。最近有數據表明,盡管心房超速起搏對一些心力衰竭合並OSA患者的呼吸事件僅有輕微影響,但並不能有效改善SDB。目前沒有確切證據支持心房超速起搏是一種可用於治療OSA的方法。

OSA與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目前認為睡眠呼吸暫停與患者夜間心絞痛有關。嚴重OSA患者約有三分之一出現ST段壓低,經鼻CPAP治療後ST段壓低顯著減輕。一項長期研究顯示,中位隨訪5年,冠心病患者的SDB與死亡、心肌梗死和腦血管事件複合終點顯著增加相關。一項病例對照研究表明,隨SA嚴重程度增加,心肌梗死發生率逐漸增加。

治療OSA對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的作用

  前瞻性觀察研究表明,患有重度OSA且未接受治療的男性患者AHI>30,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顯著增多,接受治療的OSA患者發生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事件的水平與單純打鼾者接近。然而治療OSA對心血管事件、心肌梗死或心血管死亡風險的影響仍缺少隨機試驗證實。

治療冠心病對SA的影響

  通過緩解心肌缺血所獲得的左心功能改善,可能減輕氣道阻塞和CSA。

OSA與肺動脈高壓

肺動脈高壓中OSA的患病率

  OSA患者頻繁發生肺動脈壓力增高事件,無心肺疾病的患者白天是否也發生肺動脈壓力增高尚不確定。在部分(約20%~42%)沒有臨床慢性阻塞性肺病病史的OSA患者中,有20%出現日間肺動脈高壓。

OSA和肺動脈高壓的起因及進展

  OSA相關肺動脈高壓最常見的發病機製是低氧血症,其本身可導致肺動脈壓力升高。與無肺動脈高壓的OSA患者相比,有肺動脈高壓者肺血管對低氧反應更敏感,CPAP能降低肺血管對低氧的反應性。最近在臨床肺動脈高壓分類中,SDB已被列入呼吸疾病合並肺動脈高壓的範疇。

治療OSA對肺動脈高壓的作用

  據報道,有肺動脈高壓的OSA患者接受CPAP治療後肺動脈壓力顯著降低。目前仍需要大規模隨機研究證實持續CPAP治療對肺動脈高壓和右心功能的治療效果,以及CPAP作為肺動脈高壓急性治療方式的選擇原則。

OSA的治療選擇

減重

  肥胖是引起OSA最重要的獨立危險因素。減輕體重能降低AHI,改善睡眠效率,減少鼾症並改善氧合。因此應通過多種方式減輕體重,包括外科手術治療。

CPAP

  CPAP是OSA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睡眠實驗室預先設定的最佳CPAP壓力指,在各種體位下都能消除睡眠期所有打鼾、呼吸暫停和低通氣的壓力。有證據支持經鼻CPAP治療可明顯改善OSA症狀,如白天嗜睡、認知功能減退等。

  CPAP治療OSA非常有效,主要問題是治療的依從性,這主要與麵罩和麵部吻合度、防止氣道塌陷所需的合適壓力、患者對CPAP的耐受性有關。適當推廣CPAP並對患者進行教育非常重要。適當濕化吸入的空氣、選擇合適的麵罩、施加平緩的壓力梯度都能改善CPAP的依從性。

口腔矯正器

  當患者確實不能接受CPAP時,可以考慮口腔矯正器。使用口腔矯正器通過推拉下頜(包括舌)向前使下頜骨複位,從而增大咽部通氣。佩戴這種調整裝置,開始時複位作用微弱,但數周後效果慢慢增加,直到打鼾和OSA減輕。大多數情況下需要熟練的有使用這類器械經驗的牙科醫生來操作。

手術治療

  懸雍垂齶咽成形術是最早實施的用於擴大後咽氣道、防止睡眠中氣道塌陷的手術,但其效果有限。改良的懸雍垂齶咽成形術將CO2激光應用於門診患者,稱為激光輔助的懸雍垂成形術,治療呼吸暫停的效果仍有限。

藥物治療

  現在沒有廣泛使用且有效的OSA治療藥物。治療某些潛在疾病(如甲狀腺功能減退和肢端肥大症)能顯著改善AHI。盡管如此,OSA仍應被視為一種可治之病,治療時必須根據疾病嚴重程度、患者情況和上呼吸道解剖結構實行個體化治療。

CSA與心血管疾病

CSA發病機製和相關心血管危險性

  無症狀性左心室功能不全但合並中樞性睡眠呼吸暫停(CSA)者更容易發生心電不穩定事件。與無CSA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合並CSA的心力衰竭者清醒時血清、尿液中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更高,肌肉交感神經衝動發放更頻繁。然而,有CSA的心力衰竭患者中交感衝動增高可能隻是嚴重心力衰竭的後果,而不是CSA的直接影響。CSA中炎症和其他發病機製目前尚不清楚,與OSA相比,低氧血症通常更嚴重。

CSA的臨床表現

  心力衰竭患者患CSA後可能會有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頻繁的夜間覺醒症狀。CSA可表現為典型的陳-施氏呼吸(CSR)特征(CSA/CSR)。打鼾、白天嗜睡、肥胖等症狀則不如OSA患者常見。

  有CSA/CSR的心力衰竭患者年齡更大(>60歲)、多為男性、易發房顫、動脈CO2分壓低(≤38 mmHg)、對CO2敏感性增高,清醒及運動時易出現心力衰竭的患者呼吸節律漸低或漸高,預示存在CSA且預後不佳。心力衰竭患者有1個及1個以上上述特征時,需考慮CSA/CSR,應詳細詢問睡眠病史。如果疑為睡眠呼吸暫停(頻繁覺醒、有可證實的呼吸暫停或陣發性夜間呼吸困難),需進行診斷性多導睡眠監測。

CSA與心力衰竭

  CSA/CSR的特征是由於CO2分壓低於呼吸暫停閾值而出現潮氏呼吸。心力衰竭或卒中患者的CO2分壓低於閾值,從而出現呼吸節律增加或過度通氣,可抑製中樞神經係統引發呼吸肌興奮,導致中樞性呼吸暫停。CSA整體發病機製非常複雜,包括化學感受器反射、肺充血、心髒充盈壓力增加以及循環時間延長等。

  目前,尚不清楚CSA是否為心力衰竭的附帶現象或是否增加心力衰竭危險性及進展。左心房大小和AHI是患者死亡的兩個最有效預測因素,AHI>30時患者預後非常差,特別是對於左房擴大的患者。心髒結構異常導致患者對夜間反複呼吸暫停的耐受性降低。心力衰竭患者也可同時患有OSA和CSA。

CSA的治療選擇

  有效控製心力衰竭能明顯改善CSA。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能降低AHI和輕中度心力衰竭患者夜間血氧飽和度。

利尿劑

  利尿劑能降低心髒充盈壓,也可緩解一些嚴重的CSA症狀。但在某些患者中,利尿劑產生的代謝性堿中毒通過降低外周CO2分壓,可引發呼吸暫停。

β受體阻滯劑

  β受體阻滯劑能降低交感神經興奮性,調節心力衰竭患者的通氣反應,也能降低合並CSA心力衰竭患者的AHI。

吸氧

  夜間吸氧能消除呼吸暫停相關缺氧,減輕CSA,吸氧超過1個月對心功能或生活質量則無太大影響。

茶堿

  茶堿能降低CSA嚴重程度,但並不能改善左或右心室射血分數、生活質量或臨床狀況,其正性肌力作用、致心律失常的潛在不良反應限製了此類藥物在晚期心力衰竭患者中的長期應用。

無創正壓通氣

  對心力衰竭患者使用無創正壓通氣裝置包括CPAP、雙相和匹配伺服通氣設備,都能緩解CSA症狀。CSA患者短期使用CPAP可使室性心律失常發生頻率降低。夜間運用CPAP持續治療3個月能增加左室射血分數,減少二尖瓣反流和夜尿次數,降低白天血漿去甲腎上腺素水平,改善生活質量。能適應CPAP治療的患者5年病死率及心髒移植率都較低。多數情況下,CPAP應作為CSA心力衰竭患者的常規標準治療。

CRT

  心髒再同步化治療(CRT)改善CSA的機製及心力衰竭CSA患者是否能從CRT中獲益,可能需進一步研究確定。

■未來方向

  由於未治療的SDB與心血管疾病的關係逐漸凸顯,1993年在國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中建立了國家睡眠障礙研究中心(NCSDR)。受1996年發布的首個國家睡眠障礙研究計劃的極大推動,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基金中與SDB和心血管疾病相關的計劃顯著增加。目前,更新和擴大的國家睡眠障礙研究計劃對未來的研究進行優先推薦,旨在填補人們對於SDB和心血管疾病認知的不足。未來的研究包括:

  1. 闡明CSR發病機製中心髒功能障礙和通氣控製係統的相互影響;

  2. 進行足夠強度的臨床試驗,特別是對於高危人群,評估治療睡眠呼吸障礙對高血壓、心血管疾病、代謝綜合征、心髒功能障礙、生活質量和生存率的影響;

  3. 積累兒童睡眠和心髒呼吸模式的縱向標準數據;

  4. 進行基因和基因產物可能促進SDB的心血管病理生理學研究;

  5. 進行縱向研究以評估SDB在兒童期和成年期的長期影響;

  6. 改善治療SDB的方式,包括藥物、手術、口腔矯正器、行為、肌肉剌激和其他治療策略,以提高CPAP的療效和依從性;

  7. 研發和推廣比標準全功能多導睡眠儀更便宜和實用的無創性篩查(檢查)或診斷方法。

關鍵字:心力衰竭,茶堿,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製劑,無創正壓通氣,利尿劑,SDB,β受體阻滯劑,睡眠呼吸障礙,吸氧,心血管疾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