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AHS指南:2011版與2002版有何不同

作者: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何權瀛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陳寶元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2-04-06

  2002年版OSAHS指南簡介

  2002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學組製定了《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低通氣綜合征(OSAHS)診治指南》,並發表於當年的《中華結核和呼吸雜誌》。

  這是我國第一部有關OSAHS診治的綱領性文件,發表之後對於在國內全麵推廣OSAHS規範化診治起到了巨大作用。從該指南正式發表到2011年8月,被引用頻次達810次。

  然而,近年來,國內外睡眠呼吸病學的臨床和科研發展日新月異,在實踐中逐漸發現該指南有不少內容亟待修訂。

  新版指南內容簡介及特點

  2009年,美國睡眠醫學會發布了《成人睡眠呼吸暫停(SA)的評估、管理和長期照顧的臨床指南》,充分反映了近年來國外睡眠呼吸病學臨床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

  2011年2月,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睡眠呼吸病學組組織專家著手修訂2002年版指南,於2012年1月發表於《中華結核和呼吸病雜誌》。同時,該學組還製定了《OSAHS患者持續氣道正壓通氣(CPAP)臨床應用專家共識(草案)》和《對睡眠呼吸病實驗室的建立和管理及人員培訓的建議》兩份相關文件。

  新版指南包括12個部分:(1)前言;(2)OASHS相關術語及其定義;(3)主要危險因素;(4)臨床特點;(5)體檢及常規檢查項目;(6)主要實驗室檢測方法;(7)診斷;(8)鑒別診斷;(9)主要治療方法;(10)治療後的隨訪;(11)健康教育;(12)附錄:嗜睡量表和鼾症嚴重度判斷。

  修訂後的指南具有以下特點:① 對名詞術語進行了修正,並增加了一些新的名詞術語;② 對高危因素和臨床特點描述更全麵,體檢內容更詳盡,並增加了若幹多導睡眠監測(PSG)的適應證;③ 診斷和鑒別診斷更全麵,病情采用雙重分度更符合臨床實踐,重視合並症;④ 首次明確指出無創正壓通氣(NPPV)是成人OSAHS首選治療,並提出療效體現指標;⑤ 在參考文獻中加入14篇中文文獻。主要修訂點見表。

inserted image

  表 2011版OSAHS指南主要更新點

  1.呼吸睡眠暫停(SA)的定義在2002年版指南中為“睡眠過程中口鼻呼吸氣流均停止10 s以上”,2011年版指南改為“睡眠過程中口鼻呼吸氣流消失或明顯減弱(較基線幅度下降≥90%)持續時間≥10 s”。

  2.低通氣的定義在2002年版指南中為“睡眠過程中呼吸氣流強度(幅度)較基礎水平降低≥50%並伴有血氧飽和度(SaO2)較基礎水平下降≥4%”,2011版改為“睡眠過程中口鼻氣流較基線水平降低≥30%並伴SaO2下降≥4%,持續時間≥10 s,或口鼻氣流較基線水平降低≥50%並伴SaO2下降≥3%,持續時間≥10 s”。

  3.新增呼吸努力相關微覺醒(RERA)的定義:“雖未達到呼吸暫停或低通氣標準,但出現時間≥10 s的異常呼吸努力並伴有相應微覺醒,當出現睡眠片段時RERA仍具有臨床意義”。

  4.新增呼吸紊亂指數( RDI)定義:“平均每1小時呼吸暫停、低通氣和RERA事件的次數之和,其與SA低通氣指數(AHI)不同,可更全麵地反映患者夜間睡眠過程中發生的呼吸事件”。長期以來一些學者常將AHI和RDI混淆,這是不對的。

  5.新增複雜性SA定義:“OSAHS患者經CPAP滴定治療後,阻塞性呼吸事件消失,同時殘餘的中樞性呼吸暫停指數(CSA)≥5次/h,或以中樞性呼吸暫停(CSR)為主。”

  6.對高危因素的概述進行了細化和規範。① 性別:2002年版指南中為“男性患者明顯高於女性”,2011年版改為“生育期內男性患者明顯多於女性”;② 藥物:2002年版指南中為“長期大量飲酒和(或)服用鎮靜催眠藥物”,2011年版改為“長期大量飲酒和(或)服用鎮靜催眠或肌肉鬆弛藥物”;③ 吸煙:2002年版指南中為“長期重度吸煙”,2011年版改為“長期吸煙”。

  7.對臨床特點進行了補充:在2002年版指南的基礎上增加了“心律失常,特別是以慢-快心律失常為主”以及“2型糖尿病及胰島素抵抗”。

  8.2011年版指南的體格檢查內容更詳盡、準確,補充了頜咽部檢查特點:“重點觀察有無下頜後縮、下頜畸形;咽喉部檢查應特別注意有無懸雍垂肥大、扁桃體腫大及其程度,有無舌體肥大及腺樣體肥大。”

  9.在2002年版指南原有的(1)~(5)條PSG適應證的基礎上增加了:(6)原因不明的心律失常、夜間心絞痛;(7)慢性心功能不全;(8)頑固性難治性糖尿病及胰島素抵抗;(9)腦卒中、癲癇、老年癡呆及認知功能障礙;(10)性功能障礙;(11)晨起口幹或頑固性慢性幹咳。這反映了近年來我們對OSA造成的全身多髒器損害有了更清楚的認識。

  10.對OSAHS的診斷標準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修訂。

  2002年版指南中為“主要根據病史、體征和PSG結果,臨床上有典型的夜間睡眠時打鼾及呼吸不規律,白天過度嗜睡,PSG提示每7 h睡眠中呼吸暫停低通氣反複發作≥30次,或AHI≥5次/h”;2011年版改為“主要根據病史、體征和PSG結果,臨床上有典型的夜間睡眠時打鼾及呼吸不規律,白天嗜睡等日間症狀,PSG顯示AHI≥5次/h,或雖然白天無症狀但AHI≥10 次/h,同時發生1個或以上重要髒器損害。”旨在強調OSA造成的髒器損害。

  11.補充了病情分度的判定標準。

  2002年版指南指出,“應根據AHI和夜間SaO2將OSAHS分為輕、中、重度,其中AHI為主要判斷標準,夜間最低SaO2為參考”;而在2011年版中指出,“應充分考慮患者的臨床症狀及合並症情況,結合AHI及夜間SaO2等指標,可按照AHI和夜間最低SaO2對患者病情進行分度。”

  因臨床上有些OSAHS患者的AHI和SaO2變化程度並不平行,推薦以AHI為判斷病情主要標準,同時注明低氧血症水平,這樣分度更符合臨床實際情況,也能更客觀地反映患者病情嚴重程度。

  臨床診斷時須注意合並症和並發症更新增加了2型糖尿病及胰島素抵抗、妊娠高血壓或先兆子癇、肝腎功能損害,並在肺動脈高壓基礎上增加了重疊綜合征。這樣不僅能促進臨床醫生更全麵深入地認識OSAHS的危害,同時更有利於睡眠呼吸病學與相關學科的整合。

  12.補充了鑒別診斷的介紹:

  2002年版指南隻是簡單提出OSAHS可與原發性鼾症和上氣道阻力綜合征相鑒別;而2011年版則對上述2種疾病給予簡單介紹,此外還增加了肥胖低通氣的介紹。

  13.明確了治療方法和適應證:

  2011年版指南明確指出NPPV是成人OSAHS患者的首選治療方法,並對適應證做出了很大改動,提出了5條適應證,其中僅第4條“OSAHS+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重疊綜合征”與2002年版指南相同,其餘4條均不同,充分反映了目前對於CPAP治療OSA的客觀療效有了更新的認識。

  此外,2011年版指南還新增了CPAP療效的評價,包括:① 睡眠期鼾聲、憋氣消退,無間歇性缺氧,SaO2正常;② 白天嗜睡明顯改善或消失,其他伴隨症狀如憂鬱症顯著好轉或消失;③ 相關並發症,如高血壓、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和腦卒中等得到改善。

  對於外科手術治療,本次修訂的指南僅簡單介紹了手術方式,提出符合手術適應證者可考慮手術,術前和術中應嚴密監測,術後要定期隨訪,並刪除了手術流程圖,內容更加簡明扼要。

  結語

  雖然新版指南較2002年版有很大的改進,但睡眠呼吸障礙臨床工作中仍有許多疑難問題亟待解決,我們與發達的國家之間還有不小的差距,新指南多數內容仍是參考國外資料。希望國內積極開展多中心大樣本研究,加強國際協作,加快我國的睡眠呼吸病學發展。

關鍵字:OSAHS,睡眠呼吸暫停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