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起因新認識

作者:周玉民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1-07-28

inserted image

  今年初,《胸》雜誌發表了一篇題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全身表現》的文章(見本報2011年1月27日A11版)。研究者指出,越來越多證據顯示COPD不應再被定義為局限於肺部的疾病,COPD對健康狀況有著更為廣泛的影響;一秒鍾用力呼氣容積(FEV1)不僅是COPD嚴重度分級的肺功能指標,也是全因過早死亡的標記指標之一。目前已提出將COPD視為“慢性係統性炎症綜合征”一部分的概念。

  對於COPD,我國呼吸科醫師亦從疾病危險因素、臨床表型、COPD合並肺動脈高壓症診斷與治療、β1受體阻滯劑與心肺雙重保護作用、COPD早防早治和藥物治療進展提出了頗有見地的觀點。為此,我們特別邀請COPD領域的多位專家進行介紹,詳見A8~A11版。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具有多種危險因素,其可導致不同臨床特征、發病機製、治療反應及預後。反複發作的哮喘患者合並COPD的概率增加8~12倍。

  最近有學者指出,COPD早期即存在血管壁增厚,其實質為慢性係統性炎症(CSIS),對疾病的新認識為他汀等藥物用於COPD早期防治提供了新思路。

COPD表型與危險因素

危險因素的異質性COPD具有多種表型,不同危險因素所致COPD表型可能不同,其臨床特征、發病機製、治療反應及疾病預後均可能存在不同。

  吸煙是COPD主要危險因素。但近年大型流行病學研究發現,約1/3的COPD患者從不吸煙,生物燃料、室外空氣汙染、兒童時期呼吸道感染、遺傳易感性和(或)家族史、出生時低體重、哮喘和(或)氣道高反應性、肺結核等與其相關。其中生物燃料和慢性哮喘與COPD的關係受到極大關注。

哮喘與COPD異同點前瞻性研究顯示,哮喘和(或)氣道高反應性(BHR)可導致肺功能下降加速,部分患者在隨訪多年後出現不完全可逆氣流受限;反複發作的哮喘患者發生COPD的概率增加8~12倍,且發病率因吸煙而增加。

  部分COPD患者亦存在嗜酸粒細胞增多的氣道炎症、Th2類細胞因子(IL-5)高水平表達、氣流受限的可逆性程度高、呼出氣一氧化氮水平升高以及對激素治療反性良好等特征,與哮喘類似。

  部分確定與哮喘相關的基因(如金屬蛋白酶),與COPD哮喘樣表型亦有關聯。但是哮喘與“經典”的COPD氣道炎症細胞及釋放介質不同,氣道重塑也較“經典”的COPD明顯。

COPD或為慢性係統性炎症

COPD屬於全身性疾病近期研究顯示COPD早期即存在血管壁的增厚、左心功能下降、小氣道纖維化和動態性過度充氣。上述改變不僅見於吸煙患者也見於不吸煙患者,因此這種改變不能單純用吸煙來解釋。

  最近有學者認為,COPD實質是一種CSIS,係統性炎症或許可以解釋COPD肺外表現及常見合並疾病(如心血管疾病、肺癌、周圍骨骼肌功能障礙、營養異常、骨質疏鬆和周圍動脈疾病)。

促進炎性細胞凋亡的藥物提供治療新途徑最近有學者認為炎症細胞凋亡不足及凋亡後的清除異常,引發了炎症加重及持續性肺損傷,應用促進炎性細胞凋亡的藥物可為COPD治療開辟一條新途徑。除炎症外,肺部的蛋白酶和抗蛋白酶失衡、氧化抗氧化失衡、自主神經功能失衡也在COPD 發病中起重要作用。

他汀治療COPD有效對疾病發病機製的新認識為COPD早期防治提供了新思路,有利於開發新的抗炎藥物早期治療。目前研究顯示,他汀類藥物可降低COPD患者死亡率,亦減少COPD患者急性加重和住院頻率。

  其機製可能是通過抗炎、抗氧化、誘導細胞凋亡及抗金屬蛋白酶、抑製黏附分子表達等環節而發揮治療作用。

  作者: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周玉民

關鍵字:COPD,哮喘,係統性炎症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