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哮喘:不可忽視 重視規範治療

作者: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瑞金醫院 周敏 萬歡英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10-05-12

病例

  患者男,66歲,因“突發氣喘半天”入院。 

  患者半天前接觸花粉後開始打噴嚏、鼻塞、流涕,隨後出現胸悶伴氣喘,自覺呼吸困難。查體:神清,端坐位,大汗,呼吸急促,為30 次/分,雙肺呼氣相聞及廣泛哮鳴音。血常規:白細胞8.1×109/L,中性粒細胞66%,嗜酸粒細胞 8%。血氣分析:pH 7.32,動脈氧分壓(PaO2)8.9 kPa,動脈二氧化碳分壓(PaCO2)6.2 kPa。 

  有長期吸煙史,春季常打噴嚏、流涕,聞及刺激性氣味或受冷後加重,晚上咳嗽明顯,伴胸悶氣急。 

診治經過

  患者接受甲潑尼龍、二羥丙茶堿治療,按需吸入沙丁胺醇氣霧劑,氣喘明顯緩解。 

  病情穩定後,肺功能檢查示阻塞性肺通氣功能障礙,支氣管舒張試驗陽性,過敏原點刺試驗提示對塵蟎、花粉等過敏。血嗜酸粒細胞和嗜酸粒細胞陽離子蛋白升高,結合病史、肺功能等檢查,本例診斷為支氣管哮喘。 

診斷特點

  支氣管哮喘多於兒童期起病,常被認為是“兒童疾病”,但其可發生於各年齡段,兒童前期患病率高,12歲後漸下降,中老年人患病率複上升,該時期為哮喘發病的第二高峰。 

  老年哮喘的漏診、誤診率高,其原因為老年人對哮喘不了解,發生氣喘時誤認為是年齡大或吸煙所致,另外,部分醫師也認為哮喘在老年人尤其是長期吸煙男性中少見,常將其誤診為“慢性支氣管炎”或“心髒病”。臨床中對老年患者,醫師應注意將哮喘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鑒別(下表)。 

疾病特點

  老年哮喘的病情常較嚴重,並發症多,死亡率高。哮喘反複發作的主要原因為不重視緩解期治療。吸入糖皮質激素是緩解期最主要治療措施,但老年患者因擔心副作用而在應用時有所顧慮,且對吸入裝置的使用常不規範,因此許多患者治療依從性差。另外,部分老年人的氣道黏液-纖毛清除功能下降,對細菌和病毒的清除力降低,易出現呼吸道反複感染,而呼吸道感染恰為哮喘急性發作的重要誘因,這也是另一重要原因。 

治療原則

  臨床醫師在治療老年哮喘時應參照全球哮喘防治創議(GINA)和中國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對患者進行分級治療,對有合並症的患者應注意個體化用藥。老年哮喘的治療目標是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控製症狀、預防急性發作、減少並發症等。在專業醫師的正確指導下進行積極治療,老年哮喘是可以達到良好控製的。

關鍵字:哮喘,老年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