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困難撤機病人中,使用不同直徑的氣切管對膈肌作功和脫離指數的影響

作者:王勝昱譯 袁月華 朱家成校 來源:醫學論壇網 日期:13-02-16

  作者:意大利博洛尼亞大學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Valentini等。

  目的:確定不同氣切管直徑對膈肌作功和脫離指數的影響

  方法:10位氣管切開和困難脫機的病人以隨機抽取方法使用2種不同內徑的氣切管,分別是8毫米和6.5毫米來進行T-piece 試驗。作者記錄了每分鍾膈肌壓力-時間變化、肺順應性、阻力、呼吸型態、膈肌張力-時間指數和速率/潮氣容積比例。在體外模型中,使用2種不同直徑氣切管和氣管內管,測定流速-壓力之間的關係。

  結果:直徑較小的模型會導致壓力-時間乘積和阻力的增加。更小的管徑其速率/潮氣量的比例也顯著更高。體外試驗測量值證實,較小口徑阻力較大;而相同口徑的氣切管和氣管內管則阻力相當。

  結論:對脫離呼吸器困難的氣切病人,氣切管的尺寸越小會使病人的呼吸肌肉負荷增加越大,因此通常使用較大口徑的氣切管。在體外研究顯示,在氣切管和氣管內管降低直徑和增加流量皆會使阻力增加。

  Dean Hess博士評論

  Valentini等人評估了不同氣切管直徑如何影響膈肌作功和脫離指數。他們發現,在氣切管困難脫機的病人中,減少氣切管的直徑會增加呼吸負荷,因此通常使用較大直徑的氣切管。Epstein強調這項研究提醒我們,當我們試圖要病人脫離機械通氣時,必須考慮到人工氣道的生理效應。

  鏈接http://rc.rcjournal.com/content/57/12/2012.full

關鍵字:氣管切開,氣切管,直徑,影響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