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是呼吸係統疾病最常見的主訴之一。據權威數據統計,以慢性咳嗽為主要症狀而來就診者占門診總量約20%,而在呼吸專科門診主訴咳嗽就診者占80%以上,以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為主要症狀就診者占10%-38%。平均每位慢性咳嗽的患者看過7.4名醫師;平均每例患者做過8.5次檢查。咳嗽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劇烈咳嗽的壓力、速度、能量變化可引起多種並發症。
祖國醫學對咳嗽的認識由來已久。《內經》的《素問•咳論》關於咳嗽的相關描述:“五髒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髒腑失調,五髒六腑。“肺朝百脈,五髒因其經脈與肺相連,心脈上挾咽,肝脈上注肺,脾氣上通於肺,腎脈貫膈入肺中,諸髒腑通過經脈犯肺作咳”。“六腑咳”是由相表裏的五髒咳久病不愈傳變而來,“五藏之久咳,乃移於六府”,六髒包括:胃、大腸、膽、小腸、三焦、膀胱。咳嗽的中醫學病因病機主要為“外邪入侵”,包括風邪襲肺、寒邪束肺、暑邪傷肺、濕遏肺氣、火灼肺金、燥傷肺胃、風寒客肺、風熱傷肺。
咳嗽在臨床中按照時間分為三類,急性咳嗽往往為小於3周,而3-8周為亞急性咳嗽,大於8周則為慢性咳嗽。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定義為:以咳嗽為惟一或主要症狀,咳嗽時間>8周;胸部X線檢查無明顯異常。
一、咳嗽變異性哮喘(CVA)
1979年首次報道了“咳嗽變異性哮喘”,: 6例以慢性咳嗽為主要表現的患者,基礎肺通氣功能正常,乙酰甲膽堿支氣管激發試驗(+),支氣管舒張劑治療後咳嗽消失,稱之為“a variant form of asthma ”。目前臨床存在的主要問題為過度診斷,該概念對於專科醫師無實際意義。
夜間咳嗽為CVA的重要特征,CVA的夜間咳嗽發生率顯著高於其他病因組。咳嗽變異性哮喘的其他特征有:常伴有胸悶感;季節性加重者多見;伴發變應性鼻炎者比例高。
與典型哮喘(CA)(簡稱哮喘)相似,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症也是CVA的重要特征。目前在臨床上應用的氣道炎症標誌物主要有誘導痰細胞學檢查和呼出氣一氧化氮檢測(FeNO)。
對於沒有條件進行誘導痰細胞學檢查或者誘導痰失敗的慢性咳嗽患者,FeNO檢測作為一種無創、簡便的炎症標誌物對於嗜酸粒細胞性氣道炎症的檢出和CVA的診斷可能具有一定的輔助價值。需要指出的是,在臨床上使用FENO檢查時,應注意吸煙、性別、合並上呼吸道感染、存在特應質等不同條件可能會對FENO值產生影響|,應當綜合判讀。目前診斷CVA的主要輔助手段為支氣管激發試驗,但其存在一定假陽性,如果將激發試驗和FeNO檢測或者誘導痰細胞學相聯合應該有助於進一步提高對CVA的診斷效率。
在診斷的過程中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勿將感染後咳嗽診斷為咳嗽變異性哮喘。
二、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EB)
嗜酸粒細胞性支氣管炎於1989年首次報道:7例非吸煙慢性咳嗽患者,平均咳嗽時間18(3~96)個月, 無喘息症狀;肺通氣功能正常(FEV1占預計值 95%~113%),無氣道高反應性;外周血嗜酸粒細胞正常,誘導痰嗜酸粒細胞平均38.9(11.5~85.9)%;吸入丙酸倍氯米鬆(400g/d,2w)後症狀緩解。7由於誘導痰細胞學檢查未很好普及,臨床診斷診斷不足。
Christopher E. Brightling於2006年發表在Chest的文章,提示:慢性咳嗽患者,胸部X線檢查正常,肺通氣功能正常,沒有氣流受限和氣道高反應性的證據,應初步考慮NAEB的診斷。確定診斷應該依據誘導痰或氣管鏡支氣管衝洗液證實氣道嗜酸粒細胞炎症的存在,並且激素治療後咳嗽改善。
三、變應性咳嗽(AC)
早期廣義的定義是包括支氣管哮喘、變應性鼻炎或嗜酸細胞性支氣管炎等變應性疾病引起的咳嗽。後來日本學者Fujimura提出,用於專指臨床上某些慢性咳嗽,具有一定特應性因素,無氣道高反應性,抗組胺藥物和糖皮質激素治療有效。中國AC的診斷標準(2015)為:(1)慢性咳嗽,多為刺激性幹咳;(2)肺通氣功能正常,支氣管激發試驗陰性;(3)誘導痰嗜酸粒細胞不增高;(4)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有過敏性疾病史或過敏物質接觸史;②變應原皮試陽性;③血清總IgE或特異性IgE增高;(5)糖皮質激素或抗組胺藥治療有效。目前存在的問題:診斷標準需要通過更多的臨床實踐進行修訂,應找出GERC與一般性GERD診斷標準的差異性。
四、胃食管反流相關性咳嗽(GERC)
我國的診斷標準(2015)為:(1)慢性咳嗽,以白天咳嗽為主;(2)24h食管pH值-多通道阻抗監測,Demeester積分≥12.70,和(或)SAP≥80%;(3)抗反流治療後咳嗽明顯減輕或消失。目前存在的問題:診斷標準需要通過更多的臨床實踐進行修訂,應找出GERC與一般性GERD診斷標準的差異性。
反流性咳嗽包含胃食管反流(GER:Gastroesophageal reflux)及咽喉反流(LPR:Laryngopharyngeal reflux ),應關注LPR在慢性咳嗽的地位。《咽喉反流性疾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2015年)》提出24h喉咽食管pH(或阻抗-pH)監測和咽部pH監測(DX-pH)是目前客觀診斷手段。
24h喉咽食管pH(或阻抗-pH)監測診斷指標:24h咽喉酸反流事件≥3次或喉咽部pH值<4總時間≥1%或24h內喉咽反流麵積指數(Ryan)>6.3即可診斷。咽部pH監測(DX-pH)診斷指標:直立位時Ryan指數>9.41和/或臥位時>6.79即可診斷。胃鏡檢查對LPRD的診斷和鑒別診斷有幫助。食管測壓有助於查找LPRD的致病原因,對診斷和治療有一定指導作用。95%的LPR患者喉部活檢可發現胃蛋白酶,還可以通過胃蛋白酶測定,主要通過分泌物及組織活檢完成。臨床中需要同樣應注意在概念推廣的同時,過度診斷的問題。
在咳嗽診治過程中,要注意多學科的合作與參與,如變態反應科、消化內科、耳鼻喉科、心血管內科、醫學影像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