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疾病與飛機旅行——慢性肺部疾病

作者:周劍平 湯葳 萬歡英 來源:哮喘聯盟 日期:23-02-16

今天我們繼續呼吸疾病和飛機旅行的話題,關注另一個群體——慢性肺部疾病患者,包括: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氣管哮喘,肺氣腫,肺心病,肺大泡等等。此類患者因在高空飛行過程中容易出現氣壓改變導致肺內氣體膨脹引起病情加重。

事實上,對於大多數中-重度疾病狀態的慢性肺病患者而言,乘坐短期飛機旅行是比較安全的。但對於基礎合並呼吸衰竭的患者,則需要謹慎,建議提前向航空公司報備自己的身體情況。

對於慢性肺病患者,有一個簡單明了的治療——氧合指標可供大家了解下自己是否處於缺氧狀態,從而幫助判斷身體條件是否適合飛機飛行。

氧合指標——

一般原則:就一般情況而言,休息狀態下指脈氧大於95%或者6分鍾行走指脈氧大於90%的患者一般可以安全乘坐飛機,但也有少數患者在飛行中會出現嚴重低氧。飛行途中應使血氧分壓保持在90%以上。對於海平麵休息狀態下身體條件仍處於中-重度低氧血症(血氧分壓<90%)的患者,應予以吸氧就診低氧血症。這部分患者在乘機前應聯係航空公司落實好機上供氧。

如何測定:在日常生活中,比較簡單實用的方法判定身體是否缺氧可以使用指脈氧儀,隻要輕夾指尖數秒鍾片可以獲得反映身體氧合情況的客觀數據。 這是一種無創傷的脈搏血氧檢測方法,通過手指和耳垂部位的動脈血氧飽和度反應全身血氧飽和度,這一方法雖然並不能夠完全準確實時地反映全身組織的血氧參數的變化情況,但其動態監測作用非常有益。通常情況我們以94%以下定義為缺氧,提示患者可能伴有血氧供應不足的疾病。缺氧對機體有著巨大的影響。比如對中樞神經係統、肝、腎功能的影響。低氧時首先出現的是代償性心率加速,心搏及心排血量增加,循環係統以高動力狀態代償氧含量的不足。同時產生血流再分配,腦及冠狀血管選擇性擴張以保障足夠的血供。但在嚴重的低氧狀況時,由於心內膜下乳酸堆積,體內能量合成降低,產生心肌抑製,導致心動過緩,期前收縮,血壓下降與心排血量降低,以及出現室顫等心率失常乃至停搏。

其他合並症:

此外,我們還需要了解的是,慢性肺部疾病往往會合並多種疾病發生,例如,心功能不全、肝腎功能不全,此類患者乘坐飛機出行務必要謹慎,在機上行走等活動會加重低氧血症。

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肺病患者由於身體缺氧、活動受限以及基礎疾病的關係,發生肺血栓的風險升高。在既往一期專欄節目中(2018-09-19 久坐不動竟引發致命危機?不容忽視的隱形殺手——肺栓塞),我們介紹過“久坐不動”也是肺栓塞的危險因素,而有部分患者在飛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經濟艙綜合症”。因此長途飛行時應注意多做下肢關節特別是踝關節的屈伸動作,避免深靜脈血栓形成。對於氣胸初愈患者,建議在三個月之內切勿乘坐飛機出行,以免氣胸再次複發。

關鍵字:慢性肺部疾病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百度統計//穀歌統計//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