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雖然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是嚴重新冠肺炎病的基本特征,但危重患者肺血栓形成和靜脈血栓栓塞症的發生率更高,並與死亡率相關。凝血通常分為組織因子(TF)啟動的外源性途徑和接觸激活的內源性途徑,兩者彙聚成一條共同的途徑。在止血方麵,轉鐵蛋白主要存在於血管外膜。然而,可以誘導TF的表達,導致過度凝血和血栓形成。SARS-CoV-2感染引起的細胞損傷可能直接使TF接觸血液和/或釋放細胞碎片,作為內在途徑的接觸麵。細胞活化可誘導局部和血源性細胞表達TF。與局部凝血激活相一致,新冠肺炎患者屍檢發現嚴重的內皮損傷、細胞內病毒、細胞膜破壞、肺血管血栓形成和肺泡毛細血管血栓形成。在全身激活方麵,Hottz等人發現,嚴重新冠肺炎病患者的血小板激活和血小板-單核細胞聚集性升高,並且與遊離單核細胞相比,這些聚集體中的TF蛋白更高。他們還發現,血小板活化和單核細胞轉鐵蛋白水平與凝血標誌物有關,並且在接受機械通氣的患者中升高。在共培養中,新冠肺炎患者來源的血小板誘導單核細胞轉鐵蛋白及其介導的蛋白酶激活受體(PAR)信號轉導。
目的:洞察導致新冠肺炎過度凝血的機製。病人/方法。對新冠肺炎患者外周血中凝血相關基因表達和功能活性進行了研究。
結果:對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外周血單個核細胞進行單細胞核酸測序,發現觸發外源性凝血的組織因子(Tf[F3基因])的轉錄水平增加5.2倍(P<0.0 5),內源性凝血抑製因子C 1抑製物(SERPING1基因)的轉錄水平增加7.7倍(P<0.0 1),抗凝的血栓調節蛋白(TM[THBD基因])的基因表達水平增加4.4倍(P<0.001)。對新冠肺炎患者中分離的CD14+單核細胞進行的批量核糖核酸序列分析證實了這些發現(P<0.05)。41%的新冠肺炎患者血漿D-二聚體水平升高(P<0.0001),其中19%顯示細胞外小泡(EV)轉鐵蛋白活性(P=0.109),提示高凝狀態。新冠肺炎患者體外血漿凝血酶生成與D-二聚體水平呈正相關(P<0.01)。新冠肺炎患者血漿促凝血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升高9倍(P<0.0 1)。來自支氣管肺泡液的公開scRNA-seq數據集和我們的外周血單核細胞數據顯示,CD14+單核/巨噬細胞TF轉錄表達水平在重度而不是輕中度新冠肺炎患者中升高。
圖1.新冠肺炎感染時凝血相關轉錄的變化。A)對PBMCs進行scRNA-seq分析
圖2.轉錄因子Tf(F3)取決於疾病的嚴重程度。A、B)
圖3.新冠肺炎血漿中的凝血活性。
圖4.鈣離子誘導新冠肺炎凝血酶生成。
結論:除了局部肺損傷,SARS-CoV-2感染還會增加全身TF(F3)轉錄水平,並增加循環EV,這可能會導致疾病相關的凝血、血栓形成和相關死亡。
原文出處:Girard TJ, Antunes L, Zhang N, et al.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 tissue factor (F3 gene) transcript levels and circulating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re elevated in severe coronavirus 2019 (COVID-19) disease.J Thromb Haemost 2022 Dec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