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科通過左肺穿刺病理結合特殊染色診斷“特殊病原菌肺炎”1例
病例簡介
男患,59歲,因“左側胸痛1天”於2021.02.26入院。
既往史
有高血壓病史,服用纈沙坦治療。有糖尿病史,服用二甲雙胍、阿卡波糖,未監測血糖。有右側肋骨手術史,有酒精肝病史。
症狀
無明顯誘因出現左側胸痛,與呼吸有關,呼吸時加重,與運動無關。無咳嗽、咳痰,不伴發熱。
體征
神誌清,精神可,口唇無紫紺,聽診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幹濕囉音及胸膜摩擦音,心律齊,腹軟,無壓痛、反跳痛,雙下肢無水腫。
實驗室檢查
血常規:WBC8.28×109/L,Neu 5.80×109/L,Lym1.62×109/L,CRP17.58 mg/L;
PCT:0.03 ng/mL,ESR 25.00 mm/h;
肝腎功:總膽紅素36.20 umol/L,直接膽紅素 8.60 umol/L,間接膽紅素27.60 umol/L,Cr 69.62 umol/L,鈉134.00 mmol/L;
凝血:APTT比值1.30,D-二聚體 0.22 ug/mL;
血氣分析:pH 7.41,PO2 74.1 mmHg,PCO2 40.1 mmHg,SaO2 96.2%,Lac2.1 mmol/L,血糖25.4 mmol/L。
影像學檢查
2/26胸部CT(圖1)見左上肺團片影,炎症可能,雙肺多發索條灶,左肺小結節,雙側胸膜肥厚;
其他影像學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左肺上葉見團片影,周圍有暈輪征,邊界欠清。
雙肺見多發索條影,以右下肺為著。
初步第一順位擬診社區獲得性肺炎
1.社區獲得性肺炎,非重症(?) 2. 2型糖尿病 3.高血壓病3級(高危) 4.肺結節 5.胸膜肥厚 6.甲狀腺結節 7.酒精性肝病
既往糖尿病病史,不排除陰性杆菌感染,不除外腫瘤和黴菌感染,初始予抗感染藥物左氧氟沙星 0.5g qd治療。
病情變化
2021.03.03病情進展
抗感染治療1周後,患者胸痛較前好轉,未出現新發症狀。
檢查
血沉(3/3):43 mm/h,較前增高;
血常規(3/3):單核細胞較前無明顯變化, CRP34.65 mg/L,較前增高;
PCT未增高,G實驗陰性(3/3)、GM實驗陰性(3/4);
左肺穿刺病理結果(3/5):肺組織慢性炎,間質纖維組織增生,另見退變、壞死及炎性滲出物;
3/4胸部CT(圖2)見左上肺炎,邊界欠清,較前片進展,不除外隱球菌,建議短期治療後複查雙肺多發索條灶;左肺小結節;雙側胸膜肥厚。
初始治療失敗,調整用藥
考慮患者肺部感染,抗炎治療後影像學進展,抗炎治療無效,病變進展迅速,反而不支持腫瘤,除考慮特殊病原菌感染可能,不除外患者同時伴有糖尿病、酒精性肝病等導致延遲吸收可能,繼續左氧氟沙星,並加用頭孢他啶抗感染。
為明確病原學檢查,計劃於3月5日行超聲引導下經皮肺穿刺活檢明確診斷。
3月6日中午出現發熱,體溫最高37.9 ℃,後體溫自行恢複正常。
2021.03.09發現念珠菌
血常規(3/9):CRP 46.94 mg/L,較前再次增高;
病理結果補充(3/9):結合特殊染色,考慮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可能,見圖3特殊染色結果PAS(+)六胺銀染色(+)。
結合病理報告結果診斷為念珠菌肺炎。
治療方案:停用頭孢他啶+左氧氟沙星,給予氟康唑抗真菌治療。
2021.03.17加用氟康唑治療9天後病情好轉,患者出院
3/17複查血象
血沉:20.00 mm/h,較前明顯下降;
血常規CRP0.67 mg/L,較前明顯下降,恢複正常。
左上肺感染性病變,較前(3/04)略減小;雙肺多發條片灶,較前進展,考慮炎症;左肺小結節;雙側胸膜肥厚;左側胸腔少量積液。
患者未繼續發熱,呼吸時胸痛較前減輕,病情好轉,於2021.03.17出院。出院後繼續口服大扶康300mg/日抗真菌治療。
出院後隨訪檢查
出院10天後於3/28複查胸部CT(圖5)
左肺上葉見團片影,邊界欠清,較前片好轉,氣道內異物。
2021-03-31 支氣管鏡檢:示主氣道近隆突處可見痰栓附著,形成類似占位性樣附著病變,左右氣道內未見明顯占位,可見較多膿性分泌物,給予吸痰及灌洗後,患者主氣管痰栓吸出。肺泡灌洗液真菌熒光染色鏡檢:見少量真菌孢子,形似念珠菌。
繼續口服氟康唑300mg qd,定期門診複查。
文獻複習
念珠菌病(candidiasis)是由各種致病性念珠菌引起的局部或全身感染性疾病,好發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 可侵犯局部皮膚、黏膜以及全身各組織、器官,臨床表現多樣、輕重不一。近年來,隨著腫瘤化療、器官移植、糖皮質激素、免疫抑製劑及廣譜抗菌藥物的廣泛應用等危險因素的增多,侵襲性念珠菌病(invasive candidiasis)發病率呈明顯上升趨勢。其中,原發性念珠菌肺炎(Primary Candida pneumonia)臨床上較為少見,主要是血行播散所致繼發性肺炎[1]。接受機械通氣的危重患者支氣管樹念珠菌定植是常見的,但肺具有先天的防禦機製,使其相對抵抗念珠菌屬的侵襲。在吸入口咽部物質後,很少會出現原發性念珠菌肺炎。更常見的是,血源性播散性念珠菌病會在肺部和其他器官產生病變。診斷真正的念珠菌肺炎需要組織病理學確認[2]。
侵襲性念珠菌病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患病率為(2.1 ~ 21.0)/10萬, 病死率達40% ~ 60%。侵襲性念珠菌病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熱帶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最為常見,白念珠菌占65% ~ 70%,但近年來在ICU、血液係統惡性腫瘤、實體器官移植等患者中,非白念珠菌所占比例高於白念珠菌。我國一項67所醫院ICU的前瞻性調查研究結果顯示,ICU侵襲性念珠菌病的發病率為0.32%,以白念珠菌為主(41.8%) ,其次為近平滑念珠菌(23.8%) 、熱帶念珠菌(17.6%)和光滑念珠菌(12.3%)。中國醫院侵襲性真菌病監測網(China Hospital Invasive Fungal Surveillance Net,CHIF-NET)針對65所醫院5年8 829株念珠菌臨床分離株數據顯示,4種最常見的念珠菌依次為白念珠菌(44.9%) 、 近平滑念珠菌複合群(20.0%) 、熱帶念珠菌 (17.2%) 、 光滑念珠菌複合群 (10.8%)[1]。念珠菌經常從ICU插管或進行慢性氣管造口術患者的呼吸道中分離出來,這幾乎總能折射念珠菌定植呼吸道的事實,而非感染。念珠菌肺炎和肺膿腫非常罕見[3]。鑒於念珠菌肺炎的真實病例很少,且由定植引起診斷的困難,明確的診斷仍需肺組織內真菌浸潤的組織學證據,這被認為是金標準。對於重症念珠菌下呼吸道感染推薦棘白菌素類藥物治療(低等級,中等推薦),輕症者根據藥敏試驗結果也可選用氟康唑、伊曲康唑或伏立康唑治療(低等級,中等推薦)[1] 。
本病患初始治療失敗後的循證處置
本病患有糖尿病及酒精性肝病病史,易引起真菌感染。起始於社區發病,同時有呼吸時左側胸痛等相關症狀,影像學檢查示左上肺團片影,炎症可能。初步診斷懷疑社區獲得性肺炎,但依照CURB-65評分為0分,低危,予經驗性抗感染治療,症狀未好轉,影像學表現較前進展,初始治療失敗。
圖6 初始治療失敗診療流程
結合本患者,經驗性抗感染治療無效,積極進行病原檢測及鑒別診斷:特殊微生物所致、細菌所致、非感染性疾病。患者G實驗、GM實驗均陰性,結合左肺穿刺病理結果及特殊染色考慮真菌感染,白色念珠菌可能,特殊染色結果PAS及六胺銀染色均為陽性,診斷為念珠菌肺炎。
停用抗生素,予抗真菌藥物,患者病情好轉出院。
感 悟
如念珠菌肺炎等少見疾病,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往往容易被忽略。在臨床診療工作中,我們應保持清晰的思路,避免經驗性錯誤,並重視病原學及病理獲取的重要性,積極尋找病因,進行對因治療,全麵係統地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朱利平,曹 彬等。中國成人念珠菌病診斷與治療專家共識。《中國醫學前沿雜誌(電子版) 》2020 ;12 (1 )
2.Peter G. Pappas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09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 Infect Dis 2009;48(5):503–535
3.Peter G. Pappas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Candidiasis: 2016 Update by the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D S A G U I D E L I N E 2016;62 (15 Febr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