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F急性加重的病因及血清標誌物

作者:康健 來源:中國醫學論壇報 日期:08-12-25

  特發性肺纖維化(IPF)急性加重最先在日本得到重視,目前在歐美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也受到高度關注。本屆亞太呼吸年會邀請了日本和美國學者,對IPF急性加重進行了專題報告。

  IPF急性加重的病因和機製

  來自美國密歇安大學的特夫斯(Toews)教授作了題為“IPF急性加重概述”的專題報告。他指出,某些IPF患者在病情相對穩定期間,如發生呼吸狀態的急性惡化,被稱為IPF急性加重。

  IPF急性加重的病因還不清楚,其可能的病因和機製包括:(1)可能是原發疾病過程中一個不同的病理生理學表現;(2)可能是未確診的一種疾病過程的臨床表現,例如病毒感染,特別是皰疹病毒感染,可引起急性惡化;(3)可能是肺部急性應激的後果,並進一步導致IPF內在的異常纖維增殖過程的加速。

  目前人們對IPF急性加重的病理生物學認識所知甚少。將來可能會在以下幾個生物學機製研究方麵取得成果:上皮細胞的完整性、纖維細胞功能、間質金屬蛋白酶(MMP)-9、轉化生長因子(TGF)-β、異常的凝血和纖溶、遺傳易感性等。

  由於IPF急性加重的病例數較少,需要進行多中心的全國性或國際性病例登記,前瞻性地收集患者的臨床數據和生物學樣本,以便擁有足夠的樣本量和研究資料,這樣才有可能取得重要研究進展。

  IPF急性加重的血清標誌物

  來自日本廣島大學的服部(Hattori)做了題為“IPF急性加重的血清標誌物”的專題報告。他說日本的一些研究發現,血清KL-6(Ⅱ型肺泡上皮細胞膜上的一種糖蛋白,可脫落入血)、表麵活性蛋白(SP)-A和SP-D水平升高,與間質性肺病存在密切關聯。KL-6是一種複雜的唾液酸多糖,存在於糖蛋白中。SP-A和SP-D是親水的表麵蛋白,屬於C-型凝集素(lectin)超家族中的膠原凝集素(collectin)亞族。有研究發現上述蛋白在循環中的水平能夠區分間質性肺病與其他肺部疾病,並與肺間質病患者的疾病活動相關,而且對肺間質病的預後有預測價值。

  在日本,上述蛋白的循環水平已被用作間質性肺病的標誌物。因為這些蛋白的主要來源是肺泡Ⅱ型細胞,在循環中檢測到這些蛋白,可能是由於創傷導致的肺泡上皮完整性喪失和(或)肺泡Ⅱ型細胞群數增加。

  IPF患者循環KL-6、SP-A和SP-D水平升高,但因病人的臨床特征不同,這3種蛋白升高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例如,SP-A和SP-D的血清水平與高分辨(HR)CT上磨玻璃影的程度相關;而血清KL-6的水平不但反映磨玻璃影的程度,而且也反映蜂窩肺的程度。在IPF患者確診時或第一次就診時,KL-6和SP-D高水平提示預後差,而SP-A高水平並不提示預後差。

  快速進展的IPF病人,KL-6、SP-A和SP-D的循環水平顯著升高。這些蛋白水平的突然升高,在IPF急性加重發生後即刻出現。另外,這3種蛋白特別是KL-6的快速升高,對於鑒別IPF急性加重和細菌性肺炎是有用的。由於細菌性肺炎在IPF患者常見,對兩者的鑒別具有重要臨床意義。

  這些標誌物在IPF急性加重期間的改變量與臨床預後相關。在對皮質激素衝擊治療有良好反應的患者,這3種蛋白的水平迅速降低。

  Hattori最後提出,循環中的KL-6、SP-A和SP-D是具有重要臨床價值的間質性肺病標誌物,血清中這些蛋白水平的快速升高反映了IPF的進行性惡化,預示急性加重的發生。在IPF急性加重期間監測這些標誌物的水平還可用來評價治療效果。

關鍵字:血清標誌物,IPF,特發性肺纖維化,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