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種慢性疾病如何增加COVID-19的風險? 如何控製慢性疾病以避免COVID-19的感染?

作者:佚名 來源:生物穀 日期:20-04-29

        在冠狀病毒流行和社會隔離的壓力和混亂中,對於老年患者而言似乎一切都暫停了,診所推遲了常規的就診時間,病人會擔心去藥房和雜貨店的問題,甚至有傳聞說,患胸痛等嚴重問題的人會避免去急診室。然而在COVID-19的流行過程中,有一件重要的事實不能被我們所忽略,那就是慢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狀況仍然需要持續關注。

        如果在這次疾病大流行之前你就患有糖尿病,那麼你就需要持續密切監測機體的血糖水平,如果在大流行之前你就被建議遵循低鹽飲食來控製機體血壓的話,你或許就需要在疾病流行期間嚴格遵循低鹽飲食,如果你的體重因潛在的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增加的話,那麼你仍然需要定期檢查體重並向醫生進行健康谘詢;在COVID-19流行期間,照顧好慢性疾病患者非常重要,因為COVID-19會讓那些有基礎疾病的患者感染的風險增加。

        肺髒、心髒甚至腎髒

        如果你患有慢性疾病,而同時你又感染了COVID-19,那麼此時你很有可能會麵臨出現嚴重疾病症狀的風險;美國CDC的研究人員對美國的COVID-19患者的樣本進行研究分析發現,89%的患者都存在基礎疾病,而在65歲及以上患者中,這一比例會上升到94%。COVID-19主要會影響肺部健康,而患有肺部疾病(比如COPD)的患者往往肺部儲備水平較低,這就好比是一個備用發電機在等待著停電時啟動一樣,因此,對別人來說可能是輕微的感染,而對於患肺部疾病的人來說,則有可能會引發嚴重的感染。

        除了肺部以外,臨床醫生和科學家們開始會看到COVID-19可能會對感染者機體的腎髒和心髒產生破壞性的影響,而一種被稱之為細胞因子風暴的極端免疫係統反應會損害機體氣管,同時一些患者還會出現微型血栓。高血壓、充血性心力衰竭或糖尿病都會增加COVID-19患者出現嚴重症狀的風險,在CDC采集的樣本中,大約73%因COVID-19入院治療的患者都患有高血壓,大約三分之一患有糖尿病,大約一半以上的患者患有心血管疾病。

        如何繼續看醫生?

        在疾病大流行時管理慢性疾病並不容易,其需要調整患者日常的作息時間並處理新出現的問題;其中一個挑戰就是就診,COVID-19大流行期間,大多數老年診所都推遲了門診時間,這樣就推遲了患者親自上門進行常規檢查的時間,這樣就能避免患者或工作人員之間的交叉感染,但這並不意味著你的醫生不在你的身邊。

        在COVID-19期間,很多診所將大部分病人的預約轉為了遠程醫療診斷,這能夠使得醫生和患者之間保持聯係,並實時調整患者的治療計劃;帶有“虛擬候診室”的在線門戶能夠讓患者和醫生之間進行視頻交流,對於那些不能上網或對技術並不熟悉的患者而言,電話也是可以使用的,有些90%以上的門診都是通過電話進行的,遠程診治是疫情期間患者和醫生之間溝通的最佳手段,其隻是物理上的聯係不同而已。

        開具處方藥怎麼辦?

        即使診所不再有例行的病人進行預約的話,辦公室仍然會有工作人員,病人可以打電話到診所,也可以申請在網上進行藥物補充;同時患者應該確保其保險公司是否允許有90天的藥品供應,而不是通常所指的30天,這樣他們就可以有效限製去藥房買藥的次數;有些藥店也會提供送藥或路邊取藥的服務,這樣以來,高危患者就不用再到藥店內來回走動了。

        保持飲食健康

        飲食往往是控製慢性疾病所需的最艱難的調整之一;在COVID-19流行期間,注意飲食的變化或許對於患者而言更具挑戰性,遵循低碳水化合物飲食來治療糖尿病,遵循低鹽飲食則能夠治療充血性心力衰竭,或者遵循低膽固醇飲食來治療心髒病等,當人們坐在家裏的儲藏室裏,無法去雜貨店購買新鮮蔬菜時,這或許就顯得並不簡單。

        為了避免因為無聊而吃零食的話,我們可以嚐試製定一個每天的飲食和零食計劃表;同時保持水分也會有所幫助;如果去雜貨店是一個挑戰的話,我們就需要檢查商店是否有老年人專用的時間、送貨或路邊取貨服務等,此外,朋友、鄰居或家人也能夠幫你買菜,實際上很多人都想要幫忙,這時候你隻需要說一下就可以了。

        呆在醫院外麵

        即使你並未感染COVID-19,持續冬天管理慢性疾病症狀也是非常有必要的;當慢性疾病並未得到很好控製時,患者入院治療的風險就會增加,因為在某些地方,COVID-19患者可能也在繼續接受治療,而這些地方在大流行病中已經不堪重負了。因此,幫助維持慢性疾病患者健康的最佳方法之一就是照顧好自己,呆在家裏不要亂跑,保持自身的身體健康並與主治醫生保持溝通。

關鍵字:慢性疾病,COVID-19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微信 騰訊微博 更多
更多評論
//站內統計 //百度統計 //穀歌統計 //站長統計